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怒江州种植籼型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3-24 01:16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怒江州种植籼型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 籼型杂交水稻;存在问题;对策;云

  关键词 籼型杂交水稻;存在问题;对策;云南怒江

  论文摘要
阐述怒江州籼型杂交水稻种植概况,指出其存在品种(组合)布局不合理、引进新品种力度不够、良种未配套良法等问题,据此提出现阶段怒江州种植籼型杂交水稻的对策。
  
  
  
  怒江州位于北纬25°33′~28°33′,东经98°39′~99°39′,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地带。境内有闻名于世的高山峡谷——怒江峡谷,立体气候特别明显,南北气温、降雨量、积温等差异非常大。因此,根据杂交水稻多年生产实践,结合怒江州自然生态条件来探讨怒江州种植籼型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怒江州的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怒江州籼型杂交水稻种植概况
  
  怒江州总面积14 703km2,耕地面积约4.8万公顷,水稻面积约6 666.67hm2,适合籼型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2 666.67 hm2,约占水稻总面积的40%。
  籼型杂交水稻在怒江州已种植了20年,种植面积和单产都是南部大于或高于北部,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泸水六库,即位于北纬25°52′~26°54′之间、海拔1 500m以下的地区,其中,海拔1 400m以下地区的光照充足、积温高、雨量较少,是籼型杂交水稻的适宜种植区域。
  由于州内适合籼型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小,故历年来均是从外地引进品种和购种。目前主要种植的籼型杂交水稻品种有Ⅱ优多57、Ⅱ优7号、Ⅱ优838、冈优12和汕优63等5个品种。其中,Ⅱ优多57、Ⅱ优7号、冈优12是我州目前主要当家品种,汕优63引入最早(1984年),现州内种植面积较少,约133.33hm2;Ⅱ优7号引进最迟(1997年),因其具有广适性,州内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怒江州籼型杂交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
  
  2.1品种(组合)布局不合理
  多年的实践表明,由于怒江州山高坡陡,海拔差异悬殊,如南部的冷水沟海拔只有738m,北部的贡山却达1 583.3m,因受贡山的嘎娃嘎普雪山的影响,贡山1 500m左右的怒江河谷已成了籼型杂交水稻种植的最高临界线。但在贡山担当(县城)以上区域仍有一些农户种植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因该区域已超过海拔1 500m,且纬度偏北,所种植的籼型杂交水稻产量优势极不稳定,不时出现歉收情形。经了解,多数农户通过耳闻或目睹籼型杂交水稻的产量高才选择种植的,少数农户通过媒体宣传选择种植的。
  一些农户对所购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以及适宜区域等了解不够,存在盲目引种现象,造成优良品种的丰产潜力发挥不出来,甚至出现绝收状况。调查中发现,在怒江州种植籼型杂交水稻应特别注意品种对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主要病害的抗性,以及品种的耐肥性、耐涝性、耐低温性(特别是穗期耐低温能力)。品种的抗病性在种子包装袋上一般只是简要说明,且一般未包括怒江州的主要水稻病害的抗性,至于品种的耐肥性、耐涝性、耐低温性则很少涉及,加上一些种子经营商忽视对这方面的宣传,造成不少农户盲目种植某一品种。
  2.2引进新品种力度不够,种子生产、销售、推广脱节
  怒江州水稻种植区立体气候明显,南北自然条件差异悬殊,按理说,不同类型,特别是不同熟期的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在本州应较多;但事实与此相反,本州目前主要使用的是过去引入的外地已弃之不用或少用的老品种。究其原因,虽然近年本省和相邻省、市审定了大量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但适合本州种植的籼型杂交水稻面积较少,且本州又实行了严格的准入制度,故州外的种子生产、销售商在本州推广新品种的兴趣不大,造成大量新品种一时难以进入。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3推广多年的良种未配套良法的情况依然存在
  Ⅱ优多57、Ⅱ优7号先后于1993年、1997年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引入,是我州目前种植的主要品种。跟踪调查表明,虽然种植了多年,也了解它们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但部分种植户在栽插密度、病虫草害、肥水管理措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从而抑制了良种的丰产潜力。
上一篇:荞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其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