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养老替代率的隐患。目前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是.被征地农民中的高龄参保积极性较高,而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没有投保。除了前面所述的个人承担能力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民普遍对养老保险的意义缺乏充分认识.并且较为注重眼前利益。对现行规定凡达到参保最低年龄,无论老幼投保金额和享受待遇均等的做法,中青年认为不划算,即使目前养老保险的缴费门槛不高,经过利益权衡也是不太合算。这种情况不扭转,养老基金难以扩大规模效应,长此以往其替代率必将发生困难。此外.相关的机构设置、费用、的分摊也将受到规模效应的影响.使养老保险的操作难以正常进行。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当前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还在起步阶段,各地也在效果.经验,相信事情将向好的方向发展。有关方面应抓住这一时机,深入研究.加强宏观,把握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建设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体系,培育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长效机制。从维护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出发,通过解决他们老有所养问题,积极探索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的惠及全体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框架。
1.从实际出发探索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在设计上应体现分年龄、多层次、广覆盖的特点。现阶段由于各地情况差别较大.宜实行不同地区多种方案并存的过渡模式。各地政府、集体、个人三方承担的比重可以有所不同,但倾向于政府出大头。各地应根据本地的条件和发展水平确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被征地农民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应以当地基本生活需求标准为参照。虽然目前各地出台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一般具有地方法规的效用。其调整应比较慎重,但继续改革仍是十分必要的。可借鉴国外的合理模式。国外农民的养老保险普遍采用的是政府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模式,注重发挥两方面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发动、推进和监督等管理职能上;商业保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的-养老基金进行运作,实现基金的收益性特征。行政和两方面优越性有机结合的模式,应是我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最佳选择,也是日后我国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可由政府牵头,组织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和社会保障部门等相关单位,进行可行性方面的研讨,并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试行。
2.从源头上解决养老基金的缺口。今后新征收土地,资金不到位有关部门不得征用。严格土地出让金的监督管理,必须全额纳入地方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并接受地方人大的监督。政府应投入部分财力作为补充因人口长寿或经济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资金缺口的风险调剂;适当提高土地征用补偿费的给付标准:在认真分析土地的潜在收益和利用价值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并逐步建立被征地的集体和农民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制度。在资金补偿到位后,政府应xl,-征地款中划拨给村集体的那一部分,硬性规定缴纳养老金的必要比重。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完善相关的法规,解决养老金的筹措问题。建立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和参保者终身保障机制,才能切实解除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3.运用市场机制解决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如前所述.养老基金专项存储无法实现有效增值,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由政府部门管理的养老基金收益率都为负值。为弥补这一缺憾,化解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可尝试将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款在自愿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投资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用于被征地的农民生活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可逐步建立安置人员的社会保险个人账户,购买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提供长期的生活保障。可选择部分村集体所缴纳的保险费进行试点,由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集中管理、统一投资、独立核算。利用商业保险公司所拥有的运作体系、服务网络、精算技术、专业人员和资金实力等方面优势,实现资金保值增值。据保监会有关负责人透露,保险公司愿意利用所掌握的资源,为政府提供养老保险方案测算、资产管理服务,为参保农民提供养老金给付和相关咨询服务,在减轻政府管理强度和费用压力,防止养老基金出现亏空.提供农民便捷服务和持续保障等方面发挥作用。
4.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应从提高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入手,加强养老保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特别要做好各项窗口工作,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使他们逐渐树立和增强养老保险意识。一次性缴费保终身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被征地农民的投保潜力。目前在农民个人负担比例偏高的地区,实行分次缴纳也仅是怕农民缴纳不起的权宜之计。
在坚持缴费确定制给付方式的前提下,应当对目前的缴费规定深入进行研究并做适当调整.如被征地农民可选择分次缴费,但首次缴费不得低于缴费总额的某个恰当比例,以后逐年连续缴费至到位。对中青年农民的缴费,也应采取必要的激励机制。个人保费的征缴虽以自愿缴纳原则为主,但从被征地农民的长远利益考虑,应有适度强制的征收措施,如直接划拨一部分征地补偿费进入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