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少数生态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其理论价值在于:可以充实和丰富人类伦理思想的宝库,拓宽民族学、伦的研究领域;可以彰显生态伦理的民族化特色和内涵;有助于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相互融合、促进和升华。现实价值在于: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与认同;为民族地区、、与的全面协调发展注入动力,提供伦理借鉴、支持;为制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提供独特的视角;为民族地区生态提供丰富的本土资源。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价值
20世纪的人类是生态伦理学的首创者,却不是生态伦理思想的首创者。生态伦理思想存在的非常久远,在我国,早在先秦时期的文化典籍中就蕴含着生态伦理思想。而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则可追溯到生产力水平极低的采集狩猎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思想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成果虽在逐步增多,但远远不够。本文立足探讨研究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目的是希望学术界能重视和加强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并能整合力量对其进行多视角的聚焦研究。
一
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是少数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集成。研究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可以充实和丰富人类伦理思想的宝库,拓宽民族学、伦理学的研究领域 中国大学排名
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伦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拓展其研究范围的过程。从对道德范畴的分析到对道德判断的演绎,从对道德修养的推崇到对伦理规范的倚重,从单纯的理论构造和规范论证到转向对道德实践领域的延伸,这个拓展研究范围的过程又是一个学科交叉、渗透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些伦理学问题的讨论经常涉及到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伦理学问题。而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学,不仅需要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而且需要从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中寻找宝贵的思想资源。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态伦理思想都是在对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形成的。系统地、全面地研究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借鉴和吸收不同民族的生态伦理文化资源,无疑可以充实丰富人类伦理思想的宝库。另外,在我国民族学界,生态伦理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在应用伦理学领域,人们对我国生态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主流文化上,因此,研究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还可以拓宽民族学、伦理学的研究领域。
2.可以彰显生态伦理的民族化特色和内涵
西方生态伦理学主要建立在对文明的生产技术方式给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的负面价值的反思之上,建立在以生态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在寻求解决西方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和构筑现代生态伦理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看到西方主流思维方式的狭隘性,生态伦理学便转向了东方。
中国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是从引进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开始的。国内学界译介了大量的西方生态伦理学的著作,在学习和模仿中完成了生态伦理学学科的知识储备。为了不使我们在追随西方生态伦理学过程中丧失自身的特征,我者在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珍视、发掘、转化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资源。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对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而且也要加强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这可以进一步彰显生态伦理的民族化特色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