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下) (1)(6)

2015-03-03 02:04
导读:虽然出生性别比与未来的婚配性别比不能等量齐观,但当历年出生的男女人口数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差异不大的条件下,若出生性别比失调,则其相应的未来


虽然出生性别比与未来的婚配性别比不能等量齐观,但当历年出生的男女人口数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差异不大的条件下,若出生性别比失调,则其相应的未来婚配比就将失衡。短期内通过婚龄差的调节, 问题 尚且不大,但若时间持续长,就会造成一种婚配年龄失衡的问题。因此,对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早地加以解决。
七、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启示与出生性别比变动趋势展望

人口出生性别比只有在没有人为干扰的 自然 生育状态下,才完全呈生物学 规律 。人口学与 社会 学重视出生性别比变动,其着眼点是在其生物学规律基础上的非生物学因素的 影响 作用与结果上。基于这样一种着眼点,我们在 研究 中国 近期出生人口性别比日趋升高的问题中得到如下十点启示:

1.根据满足一定统计精度要求的样本量来 分析 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的分孩次性别次序出生性别比表明,母亲生育第二孩及其以上的各孩次的性别要受她们先前的出生顺序与性别次序经历的影响。马瀛通、陈友华(1995)认为,在排除人为与社会干扰因素的影响后,某一时期的出生性别比,主要是由这些妇女在生育这批孩子以前她们曾经历的出生顺序与出生性别次序别构成比分布状况所决定。只生过女孩或女孩数占优势的母亲再育,其出生子女的性别比必然要偏高;而只生过男孩或男孩数占优势的母亲再育,其出生子女的性别比必然要偏低。

2.高生育水平下的总体出生性别比虽然是置于传统的通常值域内,但较高孩次出生性别比受所占比重较高的只生过女孩或女孩占优势的母亲再育的影响,而使较高孩次出生性别比偏高。随着生育水平的下降,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偏高逐步向低孩次推进,这与中国妇女分孩次生育水平下降首先从高孩次开始是一致的。这里需强调指出的是: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偏高从高孩次逐步向低孩次推进,一方面反映了生男偏好在数量上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另一方面又反映了生男偏好在低孩次生育上继续发生影响。妇女低孩次再育的抉择,多数与再育前历经的出生子女性别次序密切相关。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中国近期分孩次出生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升高(且不论及升高幅度),主要是第二孩及其以上各孩次分别受有女无儿家庭再育比重随孩次升高而加大的影响。应该承认,对生育子女的男性偏好程度,有的家庭的确是随有女无儿的孩次升高而加重,但是这种加重只发生在占现生育人群比重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从总体上看,生育上的男性偏好程度较之六、七十年代,不是在强化而是在弱化。 农村 大部门地区 目前 实施的允许所生第一孩为女孩的夫妇可以有计划地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恰与农村中生有一个女孩而非要再生一个男孩的家庭的这种性别偏好相巧合。无论是政策作用还是非政策作用,只要第一孩为女孩的家庭再育比重远高于第一孩的家庭再育比重,无疑将影响第二孩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然而,这种影响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中国近期出现的第二孩及其以上各孩次出生性别比超常升高,主要是受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后的人工流产女胎影响的结果。分孩次出生性别比表明,这种人为因素的干扰程度,在不同孩次间是有差异的。

4.中国80年代以来总体出生性别比偏高或超常偏高,虽然都起因于生育上的男性偏好,但这种男性偏好若不付诸于生育行为,其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这种偏好只有通过影响受孕胎儿的性别,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并对胎儿进行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即保男留女),才能出现中国80年代以来总体出生性别比的超常偏高。

5.中国80年代以来的总体出生性别比是在80年代初期偏高的基础上不断继续升高的。在导致这种出生性别比不断升高的成因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此间人为干扰因素影响作用越来越大的缘故。

6.总体出生性别比受不同数量或比重的出生顺序与性别次序母亲再育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了较其传统的通常值域上限(107)及下限(102)一定程度的偏高或偏低,并非就是异常。

共8页: 6

论文出处(作者):马瀛通 冯立天 陈友
上一篇:清末及北洋政府时期的农业法规(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