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前村民自治面临的挑战(1)

2015-03-26 01:14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当前村民自治面临的挑战(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内部制度建设的不平衡和外部因素的滞

内部制度建设的不平衡和外部因素的滞后

   编者按

    新事物的 发展 并不总是—帆风顺的,基层民主建设这一由 中国 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所进行的伟大创举,经过10多年的风风雨雨,暴露的 问题 与取得的成绩可能同样令人瞩目。困惑与希望同在。

    前不久,中国 社会 报社、《中国社会导刊》在云南召开了“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体制及 农村 基层民主建设研讨会”。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部分省市民政厅局等单位的同志和中国社科院、世界与中国 研究 所、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者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在此摘编的部分文章,就很具有启发性。

    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现存问题也不容忽视:法规制度不配套,工作指导不规范,程序设计不合理,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但真正有碍于基层民主建设的,恐怕还是一种实体性力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村支部与村委会却难免不发生矛盾——与之相比,宗族势力的 影响 倒在其次。对此,人们提出两种便捷的解决方案:即“一肩挑”和“两票制”。到底这两种办法哪一种更有效呢?或者在此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这还得在实践当中来检验和发现。

    如果这些办法是村民的自主创新,那么他们心里可能有一个小算盘,或许终究会把各种关系处理好的。问题是,为确保政令的执行,乡镇常常在执行《村委会组织法》的过程中,对村民的选举活动施加某种影响。或者,在这种外力作用下,一些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后来可能也不再代表民意;不能说这些现象是必然的,但事实上的确存在。

    基层民主是大势所趋,但道路则是曲折而漫长的;有没有一种完善的解决办法呢?肯定会有的,只是 目前 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把这些问题交给村民自己去尝试解决,在实践中 总结 经验、发现真理呢?

    应该相信群众的创造力量。

    10多年大规模的村民自治活动,是中国五千年 历史 上第一次在基层进行的民主实践,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缺乏制度方面的本国历史经验可资借鉴以及传统管理体制惯性的延宕,更由于村民自治所引发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利益调整,因此必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挑战和困难。

    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中的内部问题

    首先是村民自治制度中各项子制度建设的不平衡。目前,从全国情况来看,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项制度建设中,民主选举制度发展较快,而其他三个方面相对滞后,有些甚至是空白。比如在村务公开和村委成员罢免问题上,目前尚缺乏刚性的统一规范。

    其次是制度的总体指导框架建设与程序性设计发展不平衡。从目前的总体情况看,村民自治制度的技术性和程序性依然十分薄弱,如选举日的规范;竞选的规则;选票的制作程序;预选的规则;委托投票的规则;唱票和计票的规则等。

    最后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有些省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特别是民主选举制度建设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为国际社会所认可,而有些省或有些省的有些地区则基本没有建立起来。

    村民自治制度建设面临的外部挑战

    第一,来自县乡人民代表选举制度方面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我国县乡人民代表的选举,代表提名的决定权不在选民手中,具有派选的特点;选民对候选人的情况一无所知,投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县乡人民代表的选举没有严格的秘密划票的措施,大都实行秘密计票,不受选民的监督。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大大降低了民主选举的质量,一方面误导了人们对选举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制度建设和操作实践。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田小泓
上一篇:实现农村法治化的障碍(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