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全国村民自治工作经验交流会部分典型经验摘登
编者按:党的十五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 社会 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修订后的《村委会组织法》,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用 法律 条文固定下来,这给我国 农村 广泛开展的村民自治活动以极大的推动,标志着村民自治进入了一个新的蓬勃 发展 阶段。村民自治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在即将召开的全国村民自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不少地方将要交流各自在开展村民自治中创造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好措施、好做法、好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不但推动了当地村民自治工作的深入和发展,而且对其他地区开展村民自治也不无启迪和借鉴。限于篇幅,我们将部分典型经验材料摘登于此。
河南省许昌市委、市政府
1994年以来,我市在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的进程中,把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加强农村基层民主 政治 建设提到讲政治的高度,认真部署,整体推进。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目前 在许昌市农村基本得到普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依法管理自己事务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1994年底至1995年上半年,我市成功进行了第二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民主选举以后怎么办、如何把村民自治引向深入?带着这个 问题 ,市委、市政府在鄢陵县陈化店镇西明义村试点基础上,确定了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这一办法。第一,它有效地解决了村民会议不易召开的难题。第二,它能够推进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村民自治包括四个方面的 内容 ,但民主决策是贯穿村民自治始终的一根主线,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重大问题、涉及村民切身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村务大事需要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委会等也都离不开村代会。基于这一认识,市委、市政府决定抓住民主决策这条主线,在全市农村大力推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截至1996年底,全市99.5%的村委会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
为了确保村民代表会议切实发挥作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一开始就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地对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进行全面规范。为此,市政府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市实施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实际,制定了《许昌市村民代表会议规则》,下发到村。两年多来,我们按照规则的规定,着重从村民代表条件与产生办法、职责、村民代表会议职权、召开程序、议事原则和监督制约机制等五个方面对村民代表会议的运作进行了规范,健全了这一制度。
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实践证明,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对增强和调动我市农村干群的民主意识,顺利解决农村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村务决策的 科学 和民主性,促进农村 经济 发展和党在农村政策的落实等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河北省民政厅
近年来,特别是1996至1997年度的河北省第四届村委会的直接选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究其原因,关键是在选举中我们大力推行了在围场县 总结 的“八步直选法”,就是依据有关选举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农村的实际,将整个选举工作过程分成八个部分,分八步走:
选举部署。主要是建立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制定选举工作方案,安排部署选举工作,培训选举工作人员等。
选举发动。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让广大村民了解选举的意义、方针、政策和具体办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选民登记。依法确认选民资格,造册登记并张榜公布。
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各村按每10-15户左右推选一名代表组成村民代表会议,以加强村民代表会议的制度建设。
确定候选人。正式候选人的确定有两种 方法 :一是采用全体选民预选的方式,按得票多少确定;另一种是经村民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谁票多谁当候选人。
正式投票选举。正式投票选举时,都是召开选举大会,对因残疾或其它原因不能到会参加投票选举的,设置流动票箱,每一个流动票箱至少有3名以上监票人员;对外出务工、经商回不来的都办理委托投票手续;候选人都要登台向村民宣讲自己的治村方案等。选举会场设置秘密划票间,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并于当日验票、计票、公布选举结果。
健全组织。在选举村委会成员的同时,各地也要及时对村民小组和村委会下设的各委员会予以必要的人员充实。
完善制度。各村都在健全组织之后,依据村民小组及村委会下设各委员会的调整设立情况,结合本村工作实际对各项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通过推广贯彻“八步直选法”,广大村民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尊重,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地在选举后,村民共提合理化建议10多万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山东省民政厅
十年来,山东省通过发现和培养典型,总结推广了一大批先进经验,指导基层建立健全了以四个民主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民主制度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农村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也为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我们采取抓好一个试点,总结一项经验,推广一个典型,建立一项制度的方法,年年抓典型,层层抓典型,从不同的侧面抓典型,并充分发挥典型经验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了全省民主制度建设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贯彻《村委会组织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地方村干部同群众的矛盾比较突出。 分析 原因,主要是群众对村务的办理情况不摸底,对集体财务收支使用不知情,以及少数干部办事不公引起的。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在1988年抓莱西试点时,从加强干部群众的思想 教育 、转变观念人手,集中抓了健全村委会组织、建立民主制度、强化民主意识三件事,在村里建立起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有效地化解了当地农村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同年我们又总结推广了昌乐、郯城实行村务财务“两公开、一监督”的经验,在全省普遍建立起了村务公开制度,达到了实施有效监督的目的。去年我们曾对400名群众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村务公开、民主监督仍是农村最受欢迎的好制度之一。
从1990年开始,全省共有16个(市、区)、670个乡镇、2.9万多个村委会被列入示范单位,这一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我省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工作的开展。胶南市为加强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先后树立了8个红旗村、100个先进村,用他们的经验指导、推动全市民主制度建设。夏津县在选择了5个不同类型的村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又开展了“抓好百村示范、推动全面发展”的百村示范带动活动。多年来,我们通过一个一个抓典型,一项一项建制度,先后总结推广了11个带有方向性、指导性的先进典型,并利用这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农村建立了十多项民主管理制度,逐渐形成了完整配套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为实现“有章理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连市金州区人民政府
我们在坚持依法建章立制、规范村民自治活动的同时,注重克服就自治抓自治、就民主抓民主的倾向,始终瞄准根本目的,紧密地把村民自治活动与农村中心工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制约和激励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效应:
第一、村级组织树立了新形象。在实行村务公开制度之后。村里的大事按民主程序决策,村务工作桩桩件件按时公布,促进了干部的作风转变和廉洁自律,干群关系密切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农村各项任务都能圆满完成,在我区192个村中,有56%的村达到了市级“五好村”标准。
第二、村民民主意识出现了新的飞跃。过去,多数村民只知埋头生产,不愿抬头问路,开展村民自治活动以来,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普遍增强,村民特别是村民代表参与重大村务决策的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村民代表素质不断增强,村民代表会议质量不断提高。
第三、村镇建设发生了新变化。近年来,我区农村绿化荒山造林5060亩,石质山造林1000亩,建成园林镇5个,园林村73个,获得省村镇建设“绿叶杯”竞赛先进单位,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区。
第四、农村各项事业得到了新发展。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我区的文教、卫生、计划生育、 体育 、 科技 等工作都被评为全国先进县区。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