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满足城市社区老人的需求构建社区综合保障网络

2015-07-19 01:10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满足城市社区老人的需求构建社区综合保障网络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自2000年我国步入老龄型国家以来,随着 社会 进步、社会
自2000年我国步入老龄型国家以来,随着 社会 进步、社会福利的推进,城市老年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在当前面临着社会转型、 经济 纵深改革、下岗职工 问题 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什么困难?物质生活有什么需求?精神生活有什么需求?福利性服务有什么需求?诸如此类问题都是值得社会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调查和 研究 这些问题,对于推进社会进步、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区老年人综合保障 网络 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当前实施“星光计划”、建设社区老年人服务项目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我国现阶段这些城市老年人问题,调查了解老年人生活的现状和困难,探索老年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城市社区老年人综合社会保障网络的构建。本文的一些数据来源于笔者接受的民政部科研课题。笔者利用暑假组织本校民政行政管理专业27个教学班、近1200人的调查队伍,分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城市,实施“城市社区老人问题调查方案”。其中沿海地区有6个省、3个直辖市,中部地区有10个省,西部地区有11个省、自治区和1个直辖市,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调查社区1125个、老人48563人,完成有效样本22460个。
    一、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的现状和困难
    (一)在“老有所养”方面
    1.老人居住形式
  根据调查,单身独居的老人家庭有3369个,占调查总数的15%,老年夫妇同居两人家庭有7187个,占调查总数的32%,与子女同居的老人家庭有11903个,占调查总数的53%。这种居住形式变化趋势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相吻合,如法国单身独居的老人家庭占32.60%,老年夫妇的两人家庭占36.80%,与子女同居的老人家庭占30.60%;我国的这种老人家庭居住形式的现状和 发展 趋势,表明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正在逐渐削弱,这对于我们构建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应加以重视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老人居住房屋
  近十年来由于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老人居住房屋的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由原来那种比较单一的福利性租赁式转换为以商品房为主的多元式。
  根据调查,老人居住自己私房的12578人,占调查总数的56%;租用房屋的2471人,占调查总数的11%;居住子女私房的3818人,占调查总数的17%;其他形式的3593人,占调查总数的16%。
    3.老人收入状况
  根据调查,有退休金的9209人,占41%;有社会保险养老金的2471人,占11%;靠子女赡养的4267人,占19%;需再劳动挣钱的4717人,占21%;其他收入的1797人,占8%。与八十年代相比较,有两项明显不同,一是出现了一批收入稳定的,领用社会保险养老金的老人,二是靠子女提供养老费的老人数量减少了21.53%。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与九十年代初我国全面启动社会养老保险,一批九十年代退休的 企业 单位和部分事业单位的职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二是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的退休人员退休前有工资、退休后有养老金的居多,无收入的明显减少。
    4.现在的养老方式
  根据调查,住家全部自养的12353人,占调查总数的55%;子女养老的4492人,占调查总数的20%;自养并依靠社区服务的3369人,占调查总数的15%;福利机构养老的674人,占3%;其他方式的1572人,占调查总数的7%。
    (二)在“老有所乐”方面
  根据调查,在家看电视的老人5840人,占26%;与邻居闲谈的老人4941人,占22%;参加社区活动的老人3369人,占15%;睡觉或无事可做的老人1348人,占6%;逛街或游公园的老人3594人,占16%;一年中有若干次 旅游 活动的老人1797人,占8%;其他方式的老人1572人,占7%。与八十年代相比较,有两点最明显的变化:一是有部分老人参加了社区活动;二是无事可做难已打发时间的老人减少了一半多。这与近年来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社区文化、社区 教育 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三)在“老有所学”方面
    1. 学习 的人数
  根据调查,从不学习的老人10107人,占45%;间断学习的老人6289人,占28%;持续学习的老人3594人,占16%;其他类的老人2471人,占11%。
    2.学习的 内容
  根据我们的调查,城市老人学习的内容主要分布于六个方面。学习 政治 、 法律 、新闻类的4941人,占22%;学习专业知识类的3818人,占17%;学习个人兴趣爱好类的6738人,占30%;学习新知识如电脑类的1123人,占5%;学习技术类如电器修理的1123人,占5%;学习种养知识或技术的1572人,占7%;学习其他类的3144人,占14%。以此表明,现阶段的城市老人爱好越来越广泛,求知需求越来越迫切。
    3.学习方式
  传统的老人学习方式主要靠自学书本,手段单一。近年来,由于 现代 科学 技术 计算 机和社区教育的兴起,电视的普及,使城市老人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元式。
  根据调查,只看书本自学的5390人,占24%;通过计算机上网学习的1123人,占5%;通过电视学习的6513人,占29%;通过社区老人大学学习的2695人,占12%;其他方式学习的6738人,占30%。
    (四)在“老有所困”方面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养老费无保障的3144人,占14%;做家务活难的7861人,占35%;有病无钱进 医院 的4043人,占18%;有病无人护理的3594人,占16%;精神空虚日子难熬的3818人,占17%。
    (五)在“老有所医”方面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有钱上医院看病的5615人,占25%;缺钱看病的2021人,占9%;只有大病才上医院的6064人,占27%;生病找民间偏方的1348人,占6%;生病自购药的5839人,占26%;其他方式的1572人,占7%。从上述数据来看,只有四分之一的老人有抗疾病的安全感,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老人缺乏保障的安全感,这与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有关。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六)在“老有所为”方面
    1.劳动类型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息工休养的7910人,占56%;从事种养殖业的1123人,占5%;从事家庭副业的674人,占3%;城镇打工的1797人,占8%;原单位返聘的2471人,占11%;从事小商小贩的2471人,占11%;自办公司企业的1348人,占6%。从上述数据来看,与16年前比较,在家息工休养的人数减少三成,而再就业的人数相应增加三成。其原因何在?这与再就业的目的有关。
    2.劳动的目的
  根据调查,城市老人劳动的目的是用来补缺养老费的4492人,占20%;用来帮助子女的3594人,占16%;用来为今后有备无患5840人,占26%;用于家庭建设如购房的2920人,占13%;用于其他类的5615人,占25%。根据上述数据,可见老人再就业的,五个人中有一人是因为养老费不足;四个人中有一人是为了预防今后的风险。
  从上述城市社区老人生活的现状可以看到,近十几年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在逐渐渗透和 影响 着城市社区老年社会保障,使其有着鲜明的 时代 特征:
  ①随着城市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如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的启动和发展,城市老人基本生活保障的稳定性得到不断加强。
  ②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和兴起,为社区老人的福利性服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③近年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的发展使社区老人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二、城市社区老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在“老有所养”方面,社区老人的生存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据我们调查, 目前 ,我国城市社区老人养老的体制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所有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大部分其他所有制成份的企业都已纳入社会养老保险;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②大部分的事业、行政单位仍然沿袭原有的退休金制度;
  ③原所属的单位已破产、倒闭、兼并的退休人员和没有正式工作或没有工作的老人,现在既没有社保养老费,也没有退休金。
  对于第一种情况的老人,养老金稳定可靠,但是大多数水平不高,有入不敷出的现象。这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职工的收入一直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度,现在的老年人在工作时很难进行储蓄和自我积累。再加上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使这一部分老人要维持正常的养老水平,就必须靠再就业或子女帮助。
  第二种情况的老人是三种情况老人中最好的一种,其退休费水平较高,一般可拿到原工资的80%至95%。但是由于其社会化程度不高,保障的稳定性受其所属单位经济效率的左右。
  第三种情况的老人是三种情况老人中最差的一种,到了老年根本无收入保障,这种人据我们抽样调查达39%之多。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我们调查“今后(5至10年)最担心的问题”时,摆在第一严重位置的是缺钱养老。
  据我们调查,缺钱养老的老人5390人,占24%;家务活无可奈何的老人3144人,占14%;无钱看病无人护理的老人5166人,占23%;太孤独闲暇日子难熬的4941人,占22%;其他的3818人,占17%。如果把缺钱养老的和无钱看病无人护理的两种老人加起来就占有老人总数的46%了,这就显得城市社区老人生存问题十分严峻了。
    (二)在“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学”方面,福利性社会服务的问题是城市社区老人养老问题中现在和今后十分突出的问题。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庭小型化越来越突出,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越来越弱化,不仅独居老人、夫妇两人居家庭迫切需要社会服务,就是成为当今社会主体类型的“四·二·一家庭”也少不了社会服务。老人的养老方式、老人的闲暇生活方式、老人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离不开社会服务。根据我们调查,关于“理想的养老方式”和“理想的休闲方式”专题调查正反映了这种迫切需求。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其一、根据我们调查,希望住家自养的老人6738人,占30%;希望子女赡养的老人6289人,占28%;希望到机构养老的老人2471人,占11%;希望住家自养并依靠社区服务的老人6963人,占31%。把后两类人相加,期望得到社区服务的老人达到42%。
  其二、根据我们调查,希望在家看电视的老人2920人,占13%;希望与人闲谈的老人4043人,占18%;希望逛街游公园的老人4492人,占20%;希望参加社区文体活动的老人6064人,占27%;希望社区组织旅游参观的老人4941人,占220%。把后两类老人相加,期望得到社区服务的老人达到49%。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未知
上一篇:解读鲍曼的社会理论(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