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研究(1)

2016-05-01 01:04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研究(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文章对江苏省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文章对江苏省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新农合筹资呈良性运行态势,表现为参合率高、水平不断增长和筹资效率改进等。筹资面临水平偏低、稳定性差及受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实施冲击等问题和挑战,提出突破新农合筹资困境的多元化路径:提升筹资水平、完善筹资机制;发展经济,增强各渠道筹资能力;控制卫生费用上涨、减轻筹资压力;整合、衔接地区内外医疗制度以及进行法制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现状;江苏
  
  建立持久稳定、不断增长、符合成本效率的筹资机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江苏省2003年开始新农合局部试点,2004年逐步全面推开,2005年底江苏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如今各县(市、区)新农合均已运行3-5年,有必要对其筹资运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以促进新农合健康发展。
  
  一、江苏省新农合筹资呈良性运行态势
  
  (一)参合水平领跑全国
  江苏省新农合参合率从2005年的85.5%到2006年的90.5%再到2007年的95%,已经连续3年保持全国各省之首。如果将纳入新农合管理的城镇人口和外地人口考虑进来,该比例更高,如本次调查中镇江市丹徒区2007年参合率为105%。
  (二)筹资水平不断增加
  从2003年最低30元到2006年最低50元再到2008年最低100元,江苏省的新农合筹资水平呈跳跃式增长。据悉,江苏省新农合2006年人均筹资水平大于100元的县(市、区)占全省的22.9%,发达的苏南地区筹资水平现已超过300元。
  (三)筹资成本逐步降低
  目前江苏省新农合农户筹资方式已经从以乡村干部上门收取逐步过渡到定时间、定地点的“双定”筹资方式为主,伴随着新农合的深入人心,筹资成本大大降低。访谈中各地官员普遍反映农户筹资一年比一年容易,已经步入惯性运行阶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江苏省新农合筹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筹资和保障水平依然偏低
  2007江苏省参合农民实际医药费用补偿比达到31.18%,较2006年度增加了3.18个百分点,有37个县(市、区)实际补偿比低于30%,其中低于25%的有15个县(市、区),有2个县(市、区)实际补偿比不到20%。“报得太少”、“费用减免后药价还是比药店高”、“很多药不能报”等是引发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不满。补偿能力不足是该省普遍现象,如苏州常熟2006年住院补偿比为26.82%,形成此局面的原因在于富裕起来的农民对医疗保障水平要求提高。
  (二)运动式筹资的稳定性欠佳
  访谈中多位地方官员对当前新农合依然采用运动式筹资的稳定性表示担心。新农合还没有走出“抓一抓参合率就能上去,不抓参合率就下去”局面,一位地方官员深有感触地说。立法缺失使新农合筹资主要靠行政系统来支撑,筹资业绩取决于政府是否重视,如遇政府换届等情况发生,不稳定在所难免。不光是农户筹资稳定性不足,财政资助稳定性也让人担心,新农合还未走出和政府其他活动竞争财政资金的境遇。
  (三)筹资的区域均衡问题严重
  江苏省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使各县(市、区)自身筹资能力差异巨大,这种差异在省级财政资助后依旧明显,以2007年为例,江苏省人均筹资水平为76元,其中苏南地区人均基金达到100元以上,最高的更超过300元,但多数苏北地区只能达到省里规定的最低标准50或仅仅略高于50元。从筹资增长空间角度来讲,经济发达地区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但经济薄弱地区就只能取决于省级财政资助。可以预见,随着新农合筹资标准增长、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启动以及以扩权强县为特点的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省辖市资助新农合积极性抑制,会有更多县(市、区)落入财政负担较重行列。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流动人口的筹资问题突出
上一篇:中国需要道德重建与社会建设运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