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订二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2017-08-17 01:06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关于“一订二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一订二化”是校企政三方合作在采矿工程类专业的职业
摘要:“一订二化”是校企政三方合作在采矿工程类专业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宗旨。通过实施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的效果。本文通过对采矿工程类学生实施“一订二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意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一订二化 人才培养模式 三赢 探索与实施
1 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和深入期。发展的关键期是指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彻底摆脱学科型办学思想束缚,高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旗,大兴“能力本位”之业的重要时期;深入期是指加强内函建设和推广应用已经取得的成果[1]。“一订二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订”是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二化”是将学生职业能力模块化与职业资格鉴定岗位化。“一订二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实施达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的效果,有效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企业人才需求与学生
就业的关系。
2 “一订二化”的探索与实施
“一订二化” 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如何鉴到 “订单”,重点在怎样将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模块化和职业资格鉴定岗位化,核心在师资队伍培养和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2.1 签定“订单”协议
“订单”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关键。学院领导依据川渝煤炭企业发展的对高职人才需求,凭借学院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声誉,依托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契机,本着“双方互利互赢”的原则,主动与重庆煤炭集团、四川煤炭集团等合作。校企双方高层领导经过多次的深入探讨,明确了各方在人才培养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秉持以企业为主,学院协助,学生自愿,公开选拔订单学生,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签定“订单”
协议书,按区域或公司组建订单班,并按
企业管理模式管理管理班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2 职业能力模块化
2.2.1 确定“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
签定“订单”协议书后,通过校企双方精诚合作,基于专业毕业生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并考虑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确定订单式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分析岗位人才的知识目标10项,能力目标7项,素质目标6项[2]。
2.2.2 构建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模块
学院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依据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基于生产现场工作过程和典型的工作任务,从基础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两个方面解构和重构课程体系,以能力能力为主线,构建职业能力模块[2],即矿山机电、矿山测量、煤矿开拓与开采、巷道施工、矿井通风、煤矿安全等六个模块。
2.3 职业资格鉴定岗位化
依据六个职业能力模块,校企合作共同制定《重庆市采矿工程类大学生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并通过重庆市劳动与
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鉴定,并联合出台了相关实施鉴定的通知。为实施职业资格鉴定,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3.1 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国家、重庆市政府、企业、学院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新建和完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遵循通用性、真实性、仿真性、开放性的原则,在校内新建模拟矿井、综采实训基地、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实训室等23个实训基地(或实训室),并按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管理,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完成实训任务。校外实习基地主要建设在南桐矿业公司等鉴定“订单”企业,能满足职业资格鉴定和顶岗实习的要求。
2.3.2 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指导现场生产技术,并学习现场生产与管理经验,丰富教学资源。企业挑选高水平的技术能手到学术承担教学实训任务,指导学生各模块的技能训练,校企双方在真实的岗位上对学生实施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实现技能培养、职业资格鉴定与教学“三位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