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禽养殖经营者如何实施变革以求得逆境中(2)
2017-08-18 01:48
导读:相对来说,也是养殖经营者的生命线。家禽企业或经营者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建立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管好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流程
相对来说,也是养殖经营者的生命线。家禽企业或经营者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建立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管好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流程,着重加强投入品的使用与管理,确保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确保产品的健康和产业的健康。
2.6创新营销策略,解决“卖鸡难”问题。养殖者,既要埋头养鸡,又要抬头看市,要擅于掌握信息,抓住商机,随机应变,化难为易。销售方式可以上门配送、连锁经营、超市经营、订单销售、网上销售等。对于养殖企业来说,还应该搞好品牌建设,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创立自己的养殖品牌,提高企业的效益。
3.促进肉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肉鸡业在整个养殖业乃至大农业范畴中产业化程度最高,带动相关产业最多,是出口创汇最大的一个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因此,建议为肉鸡养殖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扶持。
3.1对列入国家八部委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就养殖企业而言,现在普遍免征企业所得税,这对原先只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享受的政策一下子放开了,不利于体现扶优、扶强、扶大,建议国家对列入考核的国家龙头企业制订扶助政策,以帮助养殖业集团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外向化拓展、国际化接轨。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较大,能显著提高农民收益的企业,在龙头企业专项资金中予以优先扶持;对培养地方家禽品种,提升产业品牌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在国家有关项目中予以优先立项;对家禽用饲料粮,粮食部门给予政策倾斜,以提升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
3.2平稳市场,进行总量控制。近几年来,我国的养禽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市场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企业由于承受不了市场大幅波动退出养禽行业,得以生存的企业也因为市场的异常波动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
3.3建立农业保险和风险基金,抵御市场风险。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农业面临着市场和疫病两大风险。而当风险发生时,除了国家和地方对突发事件有一定补偿外,基本上都是农民自我承担。农业龙头企业虽然可以对农民给予一定的扶持,但毕竟能力有限,因此不能作为农业保险的主体。建议国家对农业保险予以立法,组织各商业保险企业承担此项重任。国家也应当在财力上对参保企业和个人予以必要的财政扶持。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3.4进一步加强活禽交易管理。当前,我国城乡市场活禽交易相当普遍,又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给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建议国家在保留传统活禽交易的前提下,从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入手,强化各个环节上的管理,严格把好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上的关口,堵死一切传播疫病的漏洞,并建立相应的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以确保产品流通的安全、可靠。
3.5关于倡导畜禽集约化、小区化生产问题。鉴于当前农村畜禽生产仍以庭院经营为主,不利于疾病防控和安全食品生产的现状,建议政府将推广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小区化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抓,在舆论导向和资金扶持上向这方面倾斜,以全面提高我国畜禽健康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加快节能型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