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中体育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实验研究

2017-09-04 05:27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高中体育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实验研究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毕业
毕业


 

 

 

[摘要]:采用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化分析的方法,对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渗透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体育与美育有机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认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能力收效显著。

[关键词]: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美育渗透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美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和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学校体育的自身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有着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并将其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体育美育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认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动因:

1.1实施体育教学中美育渗透响应了宏观政策面重视美育工作的号召。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陈至立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也特别强调,要把体育和美育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贯彻“健康第1”思想,重视美育熏陶,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上述文件和讲话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对美育工作10分重视,既明确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加强美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又指明了学校美育的发展方向。

1.2实施体育教学中美育渗透顺应了上海2期课改的发展要求

1.2.1顺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学生学习体育,既有健身娱乐的需要,又有欣赏启智的需要,通过1定的体育美熏陶,使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实施美育渗透的体育课堂正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基本场所。

1.2.2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懂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这种教育不仅仅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堂的学习,进行1种主动性的审美实践,从而真正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1.2.3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2002年上海市新版《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重视体育学科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思想和方式应贯彻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体现了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2、研究概况

2.1研究时间:2002年7月~2003年7月

2.2研究对象: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2004届新生入学后,通过测定并经统计学处理,选择4个无显著差异的班级分为实验组(男:48人、女;54人)和对照组(男:47人、女:53人)。

2.3研究方法

2.3.1文献法:查阅有关美学和体育美学类著作与文章,并加以整理归纳;通过互联网了解相关研究现状与信息,从理论上对本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本课题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2.3.2问卷法:设计北郊高级中学《体育课美学教育调查问卷》,对研究样本进行有关体育美学心理方面的调查,回收率99%。

2.3.3实验法:实验组采用“美育渗透”法进行教学实验,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进行课堂教学。

3、实施“美育渗透”的原则

3.1“以美育体”原则

“以美育体”原则是指体育教师按照美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广泛存在于体育教学中的美的因素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情操,从而实现体育与美育的结合,达到“体美共育”的目的。贯彻这1原则时,首先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审美的方式去诱发学生体力的积极发挥,促进学生各项身体机能的协调,使教学活动能在保证学生体质得到很好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其次要求教师按照美的形式去促进学生身体潜能的发挥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进而实现身体结构和心理结构的双重建构。体育科学研究表明:合乎健康的身体运动形式总是与美相关的,而只有对美的形式的追求,才能使身体运动真正地有益于健康。身体运动的形式1般表现为身体结构的对称、比例均衡、健美、运动动作灵活、优雅,层次、节奏、变化整齐等。在教学实验中,我们力求把上述形式美的要素贯穿到学生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去,使体育与美育有机结合,进而获得“体美共育”的良好效果。

1 2345678下1页

3.2“教师先导”原则

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教师均处于先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要实施体育教学中美育渗透,获得“体美共育”的最佳效果,教师所处的这种先导地位、主导作用就更为突出,这是1种“美”的先导。贯彻这1原则时,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尽力做到形体美与行为美。体育教学中教师本身的形象和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仪表、举止、语言等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身的形体美、行为美,要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主动关心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形体美和行为美的典范;其次要求体育教师尽力做到心灵美与语言美。心灵美是指内心世界之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从热爱学生出发,以良好的情绪、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公正的评判,给学生树立精神美的楷模,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在形式之1。和谐的语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优美的语言有利于师生真诚相见,教师运用积极的语言,能唤起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营造活泼向上的课堂氛围,进而获得良好的体育审美教育效果。

4、实施“美育渗透”的策略

4.1知识引领

体育审美,必须让学生首先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体育美?体育美来源于何处?何谓体育美感?它发生的基础是什么?什么是体育审美能力?体育审美能力又是如何培养的?……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和美育知识必须知晓弄懂。否则,实施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便是1句空话。为此,在为期1学年的教学实验中,我们安排了近16课美学和体育美学理论课,从美学和体学美育的理论角度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进行审美实践活动打好基础。

4.2实践体验

实施体育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主要渠道在课堂,学生体育审美的感知、体验和创造都是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在为期1学年的教学实验中,我们结合课程所选教材(田径、篮球、健美操等)的项目特点,整合心理学教育学和学校艺术课程,制定了体育审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使学生通过不同教材的学习与锻炼,体验与实践体育美的各种形式。在进行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时,我们把音乐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建立动作概念的基础上,跟上教师所给的音乐节奏,进而熟练地掌握篮球传接球技术,并让学生在美的实践中体验篮球运动的技术美、智慧美、协作美…;在进行田径短跑教学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直观、逼真、生动的课堂氛围中体验田径运动的速度美、力量美、耐力美…;进行健美操教学时,我们把美术教师请进课堂,为学生传授用画笔表现美的方式与技巧,提高学生编写健美操学案设计的能力,并让学生在美的实践中体验健美操运动的形体美、韵律美、精神美…。

4.3反馈交流

A、实验对象每月的第1周填写参与体育审美活动情况记录表(主要记录有关体育课中审美体验或审美实践的活动情况)。B、实验对象每月第2周周末写1篇体育周记(主要记录有关体育课审美活动的认识和审美活动实践的1点或几点体会)。C、实验对象定期接受有关体育审美活动情况记录和体育周记的追踪访谈。

5、结果与分析

5.1结果(见表1--5)

表1实验后认识体育美育意义调查结果

序列

美育意义认识内容分类

人数

百分比%

1

学会体育欣赏

5

5.1

2

上1页12 345678下1页

有助强身健体

7

7.1

3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12

11.5

4

增长美学知识

11

10.6

5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9

9.2

6

激发体育动机与兴趣

9

[1]   

    上一篇:当前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应对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