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太格式化,太僵化了。”
谈到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副主任张威有1肚子话要说。“体育首先要让人感到身心愉快,但简单地把大学体育变成‘达标课’,丧失其应有的休闲、娱乐成分,就容易导致学生害怕体育课。”
大学的牌子、中学的形式、小学的内容,1直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没有突破的问题,高校没有形成符合自身规律和特色的理论和体系。4川农业大学邓跃宁等老师认为,传统的大学教育体系将体育课作为必修课程,成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评优、毕业等,其教学就是围绕达标、考试而进行。体育课是按“大纲”、“计划”授课的,因而具有严格的计划性和约束性,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大学生1般都在18~22岁之间,兴趣爱好趋于稳定、集中,已不满足被动的形式,更热衷开放、活泼、主动参与的锻炼,而现在体育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和兴趣,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在本届大运会担任志愿者的4川某大学1名2年级学生告诉记者,她了解到的1些同学不愿意上体育课,“可这几天班里很多男生都跑去锻炼了,不过都是课余自己找的项目”。
据了解,大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固然有中学教育忽视体育的原因,也和体育教师的素质有关。多年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上都是采用专业对口的“定向化模式”,在进入体育教育专业学习时,就明确地确定了毕业后从事中学、大学体育教师工作。因此,学生的培养就框定在非常专门化的范围内,课程表现出专、窄、深的特点。张威说,很多人说体育老师上学时是学习,工作后就是玩儿,从1定程度上说明教师不注重业务提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