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谈影响立定三级跳远第二步效果的几个因素

2017-09-05 05:52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谈谈影响立定三级跳远第二步效果的几个因素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毕业 立定3级跳远作为体育高考中的1项身体素质,它
毕业

立定3级跳远作为体育高考中的1项身体素质,它要求考生不但要有良好的专项技术,而且还要有弹跳力、平衡能力、协调性和节奏感。在整个立定3级跳远技术当中,第1跳与第2跳结合技术最为关键。通过多年来的教学训练和高考研究发现,在立定3级跳远技术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第2步技术,往往是被动地迈出第2步或是把第2步作为3跳中的过渡步,使第2步的距离没有达到应有的比例,至使成绩不够理想。那么,影响3级跳远第2步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呢?从立定3级跳远的技术特点来看,有以下几个因素:
  1.第1跳过高、过远
  大家知道,在完成整个立定3级跳过程中所需的水平速度是建立在第1跳的基础上。这就要求第1跳的高度要合理,向前性要好。如果第1跳过高势必造成落地时支撑腿负担过重;如果第1跳过远会造成落地时支撑腿前迈;这些都会增加水平速度的损失,影响第2跳的水平速度。破坏整个3级跳的节奏,从而影响立定3级跳远的成绩。
  2.节奏感不强
  立定3级跳远时无论是弹跳型、平跳型和均衡型都应该具有很强的节奏感,3跳的节奏用音节表示为xxx,这就要求身体重心起伏较小,尽量保持在1条水平线上。而较多的体育考生在训练和加试时,却出现xxx的节奏,身体重心起伏较大,形成从高到低或高、低、中的曲线。这种错误的危害就在于考生不能建立正确的节奏感,不能把力量均匀地分配在3跳中,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影响较大。
  3.上体姿势
  起跳时上体保持直立或适度前倾,两腿做爆发式的蹬伸动作,其腾起角约为50°-60°,这与立定跳远的起跳技术有所区别,主要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腾空后上体应保持直立,稍向摆动腿1侧转动,达到躯干与起跳腿、摆动腿的协调1致。切不可左右前后倾倒。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给第2跳合理跨出创造条件。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上下肢配合
  身体的平衡主要是通过两臂的动作来控制,同时起到帮助身体更好地向前跃起的作用。在摆臂时注意向前摆动要用力,摆到与肩平齐时要突然停止,不能无限制的摆动,然后,双臂应自然地放至体后做好后1跳的准备动作。而摆动腿前摆要和起跳1致,摆动腿前摆与地面成平行并尽量停留1段时间,小腿则与地面成垂直角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起跳的效果,只有上下肢配合协调成为1体,才能使身体重心平稳,达到合理有效的起跳。
  5.放脚动作不正确
  立定3级跳远技术中的单足落地技术,1般讲求快速有力的积极扒地式落地动作,它的优点就在于:第1,落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这样就加速了身体重心向支撑点前移的速度;第2,减少了起跳产生的制动和水平速度的损失;第3,有利于完成快速有力的起跳动作。在单足落地技术中常出现的错误有两种:1是前脚掌落地,它主要是由于摆动腿没有充分前摆至水平位置和脚尖没有勾起所造成,并且伴有上体前倾过大。这种错误在放脚时产生制动较大,对水平速度的损失有很大影响。2是脚后跟先落地,这种落地因为是滚动式放脚,所以加长了起跳腿落地时的缓冲阶段与蹬伸阶段的时间,同时起跳腿负担过重,出现第2次发力现象,对获得的水平速度破坏较大,影响了第2跳的效果。
  6.专项技术与专项素质所限
  由于立定3级跳远技术比较复杂,要想掌握它,必须具备良好的专项技术和身体素质,比如腿部力量,单脚跳落地后,支撑腿受到来自地面和身体的双向挤压,腿部力量小的考生往往出现腿打跪,第2跳根本不可能保持适宜的腾起角和必要的水平速度。对考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专项成绩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专项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提高。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总之,影响立定3级跳远第2跳效果的因素很多,本文只例举几点进行阐述,以引起广大体育教师和考生的重视。只要在教学和训练中,针对考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和改进,不断提高专项技术和专项素质,才能达到熟练和运用自如的程度,成绩才能有所突破。

    上一篇:“金牌第一”不等于体育强国 - 奥运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