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生产要素价格波动对产业的影响角度和(4)
2013-06-01 01:32
导读:再来看需求方,-△P2qQ>-△P1Q,△P3qQ>0,所以无论供给方选择怎样的策略方案,需求方都不会选择接受,即要与供给方进行谈判。因此,供给方与需求方
再来看需求方,-△P2qQ>-△P1Q,△P3qQ>0,所以无论供给方选择怎样的策略方案,需求方都不会选择接受,即要与供给方进行谈判。因此,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之间一个纳什均衡,即供给方选择涨价,需求方选择谈判。
2.2.4 根据博弈模型对钢铁业进行分析上述博弈模型也正符合中国目前钢铁企业与国际铁矿石供给商之间的关系,从结论来看,无论铁矿石供给商有怎样的行为,中国钢企都要坚持谈判的策略,但这里关系到一个谈判成功概率q 问题。从目前中国所处的国内与国际环境来看,q 值很小,但中国钢企一定要联合起一切可能的力量,坚持长协机制,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的话语权。
3 政策建议
(1)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定价权的问题。虽然近两年中国在国际铁矿石价格的谈判中举步维艰,但并不说明中国钢铁企业在谈判中永远失去了主动权:2005 年,中国宝钢与必和必拓达成首发价格,其中粉矿上涨19%,块矿上涨19%。2006 年11 月至12 月宝钢与淡水河谷达成首发价格粉矿与块矿分别上涨9.5%,表明中国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的分量。
2012 年5 月,日本新日铁与三个铁矿石供给商之一力拓达成2012 年度铁矿石价格,粉矿与块矿分别比去年的长期协议价下降32.95%和44.46%。对于这一降幅,中国并没有跟进。到了8 月17 号,中钢协与澳大利亚FMG 公司达成粉矿降价35.02%、块矿下降50.42%的半年协议价。这是通过中国钢企的共同努力形成的“中国价格”。尽管FMG 不能代表所有的铁矿石供给商的观点,这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意义非同寻常。一方面引发铁矿石供给商对我国在谈判中态度的深刻反思,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钢铁企业在以后谈判中坚守立场、维护本国利益和尊严的鼓舞。我们要有信心能够夺回属于我们的话语权,与三大矿商进行公平谈判。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寻求改变供给结构方案的问题。中国钢铁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开发、国外控股和提高废钢利用率的方式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自身开发包括在国内拥有自己的矿产供给地和到国外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现在中国国内已经有很多钢铁企业拥有自己的矿源。中国还有很多企业开始了海外投资的历程。2012 年,中钢集团投入14 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中西部的一家矿业公司。2012 年11 月,重钢投资2.58 亿美元收购控股澳大利亚伊斯坦鑫铁矿的的亚洲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如果到2012 年投产,到那时重钢就可以实现自给的愿望了[5]。面对中国一直比较被动的钢铁企业,通过海外投资的方式增强自给能力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废钢的重复利用是解决铁矿石供给的途径之一,中国在此方面重视的不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废钢利用率达到了40%以上,而中国的废钢利用率只有20%左右。废钢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钢铁企业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自产废钢,二是矿企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废钢,三是生产、生活中报废的折旧钢铁。经过重新冶炼,重新利用这些报废的钢铁,不仅可以解决铁矿供给短缺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6]。
(3)钢铁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目前中国钢企普遍存在着产品质量较低、污染严重、产量过剩、资本流动缓慢等问题。面对众多的问题,企业自身的创新与改革则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还可以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建立良好的上下游产业链,加速资本和资源流动速度,避免产量过剩的问题。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白电产业提出零库存、高服务的口号,企业随供随产,降低了库存成本。对于钢铁业如果要求零库存则有点不符合实际,但可以降低库存。我国钢铁业一直存在产量过剩的现象,这些过剩的产量不仅增加了库存成本,而且使得资本以产品的形式积压,降低了资本的流动速度。日本在上世纪70 年代,由于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导致了日本钢铁产能过剩且没有及时调整,最后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三次裁减才把过剩的产能调到正常的范围。我国企业一定要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同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供给关系,将库存降到合理的生产范围,加快企业资本的流动,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