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秦汉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1)

2013-11-26 02:10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秦汉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 要] 职业技术教育在秦汉时期取得很大进展,教育形
  [摘 要] 职业技术教育在秦汉时期取得很大进展,教育形式多样化,有职官教育、设官教民、开设专门学校、技艺家传、私人授徒、文籍传播、官职世袭等教育形式。教材的编写也日臻完备,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所创新。
  
  [关键词] 秦汉时期;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形式;教材;教学方法
  
  秦、汉王朝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对科学技术及其教育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农、医、天、算四大学科,在两汉时期均已形成独特体系,众多生产技术也在此时发展成熟。因此秦汉时期社会各业急需大批掌握这些生产技术的科技人才,为适应这一需要,必然要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本文从职业技术教育形式、教材编写及特点、教学方法等方面具体论述秦汉时期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情况,以备当前社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参考借鉴。
  
  一、职业技术教育形式
  
  秦汉时期职业技术教育采用了多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官方教育——主要指政府部门组织的教育,包括职官教育、设官教民、开设专门学校等形式。民间教育——主要有私人授徒、技艺家传等形式。此外还有官职世袭、书籍传播等其他教育形式。
  
  (一)官方职业技术教育形式
  1.职官教育
  秦朝实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禁毁私学,使宦学几乎成为唯一的教育形式。当时还设立了专门训练吏员的机构——“学室”。汉代继承了秦代宦学制度,官学创办之后仍未废止。据1977年8月在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竹简《苍颉篇》、《甲子表》考释,汉代宦学所习,不以律令、书记为限,还有农田水利、算学、天文、地理水利等知识[1]。
  (1)农业生产技术知识教育——秦汉时期,封建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对专职农官将是否善理农事,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促使他们认真学习和运用农业生产技术,切实提高管理农业生产的水平。在统治者重农政策激励下,秦汉时期封建官吏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知识一时蔚然成风。
  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汉武帝还亲自组织与农事有关官吏学习赵过的代田法,为职官教育开创了注重实验和应用的良好学风。在汉代涌现出一批悉心劝课农桑、管理生产有方的官吏。
  (2)天文历法知识教育——汉代太史府除行政职能外,还是天文历法的学术研究和传授结构。汉武帝曾征召二十多位民间天文学家,参加太初历制定工作,各家学者都献其所长,彼此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大大提高天文教学水平。
  (3)工业生产管理知识教育——秦汉官营工业十分发达,中央一级归大司农及少府管理,地方工业也设工官管理,这些官员管理工业生产,需掌握这方面专业知识,因此必须对他们实行这方面的教育。在汉代,中央一级的大司农与少府员吏中各设有学事75名和13名。大司农的官员对所在学事,负有教导之责,在汉代这类官员中有这方面的名师,如桑弘羊等。
  (4)地理水利知识教育——秦汉时期,封建政府出于管理生产,征讨扩边等需要,要求文武官员掌握地理知识,其职官教育继承发扬传授地理知识的传统。从官志来看,司空掌全国水土,将军习熟全国地形边塞地理形势,大司农主各地物产经济、人口、贡赋,郡县行政长官要依据当地物产、土壤、人力、民情等管理生产,每年要向朝廷呈报政绩。这些机构中都有从事职方、史志工作的人员,他们负有传授地理知识的责任。
  (5)畜牧兽医知识教育——汉武帝为抵御匈奴,致力于发展养马事业,朝廷十分重视马政。太仆掌车马,其官属有31人为学事,太仆下设六厩,主马万匹,是进行有关养马及兽医知识教育的有利场所。改良马种的教授是其中重要内容,汉武帝曾派使臣到大宛,引进汗血马三千匹,进行大规模的繁殖杂交改良马种工作,学事及未央厩的员吏、卒驺都参与此事,边干边学。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设官教民
  这种形式主要见于农业技术知识的传授和教育中。所谓设官教民,就是国家在管理机构中设立专门部门和官员,负责农业新知识、新农具的传播和应用,指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由于是政府监管,它具有很强强制性,在中国古代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效果明显。
  “设官教民”制度在西汉组织、发挥效果相对来说是较好的,汉代设有大司农和力田一类的官吏,负责管理农业生产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西汉设有搜粟都尉,赵过在做搜粟都尉时发明推行了代田法和新田器——耧犁和耦犁。为推广赵过代田法,汉武帝令“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2],学成后再回到地方向农民推广。如此“以故田多恳辟,……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2]。
  3.开设专门学校
  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的鸿都门学就是一种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东汉灵帝光和二年二月于洛阳“始置鸿都门学,时其中诸生,皆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牍、小说、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3]。类似以研习尺牍、小说、辞赋、字画等专门学科为主。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但当时士人十分鄙视这些经课试得官者,认为这些身怀技艺者“皆出于微蔑斗宵小人”,“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4]。
  
  (二)民间职业技术教育形式
  民间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有技艺家传、私人授徒等教育形式。
  1.技艺家传
  自春秋战国之后,由于个体经济发展,一些掌握某种行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他们以父子相传、兄弟相传方式把各种技艺世代保存下来,尽管具有封闭、保守的缺点,但它毕竟对我国工艺事业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秦汉时期,民间手工艺制作技术如捏泥人、剪纸等则是通过这种方式流传的。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私人授徒
  古代民间农、工、商业,都有收徒传艺传统。这种职业教育形式虽事前有“勿泄”、“禁方”秘传规定,但同技艺家传相比,的确前进了一步。汉名医淳于意“诊病决死生”,其技艺则来自其师阳庆的传授,《史记•仓公传》记有淳于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5]
  除了以上官方和民间两种主要教育形式外,还有官职世袭、书籍传播等教育形式。所谓官职世袭就是子就父学、子袭父业的官职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职业教育形式。古代有“职业性”很强的文章典籍,在流传过程中也会成为各行业学习内容和教育形式,这就是书籍传播教育形式。秦始皇焚书坑儒,但医药、卜筮、种树的书未烧,给民间技艺的传播留下一条渠道。
  
  二、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及其编写特点
  
  秦汉时期,职业技术教育所使用的教材种类繁多,也各有特点,以下分类叙述之。
  
  1.地理与水利知识教材
  司马迁作的《史记•河渠书》是系统论述前代治水史实及当代防洪、航运、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史书。刘向父子著《域分》,为疆域地理提供了资料。班固父子撰写《汉书•地理志》,编写出我国第一部历史地理学专著。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王浩
上一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十堰移民及其影响(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