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经典中的历史讹误

2014-04-04 01:10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论经典中的历史讹误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昆曲《十五贯》的故事来源于宋本《错斩崔宁》,故事背景设定在明

  摘 要:昆曲《十五贯》的故事来源于宋本《错斩崔宁》,故事背景设定在明代初期,然而“十五贯”这个在宋代合理的数目,到了明代初期,却变得不合逻辑了。明代纸钞的无法通行,决定了“十五贯”便成了一个无法携带的数目。
  关键词:十五贯;铜钱重量;宋代纸钞;明代宝钞;白银
  
  《十五贯》做为昆曲的代表曲目之一,可谓脍炙人口,其故事最初来源于宋本《错斩崔宁》,后被明末冯梦龙选入了《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稍加修改,改名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又被清代剧作家朱素臣改编为传奇《双熊梦》,50年代被当时的国风苏剧团(今浙江昆剧团)改编为昆剧《十五贯》。其演出轰动了全国,此剧大大重振了昆剧的地位,以至于被誉为“一部剧救活了一个剧种”。本文将对这部戏剧故事背景所设定时代的通货流通做一点分析,以期指出剧中的讹误之处,供方家考证。
  在《错斩崔宁》和《醒世恒言》中,故事点明了是发生在南宋时,“南宋时,建都临安,繁华富贵,不减那汴京故国”,整个故事都是以十五贯钱为线索展开的。而在昆曲《十五贯》中,故事依然是围绕着十五贯钱来展开,情节多有相似,只是故事的时代移到了明朝初期。昆曲《十五贯》中的江南巡抚周忱,历史上确有其人。周忱于宣德五年(1430)授工部右侍郎﹐奉命巡抚江南。我们可以断定昆曲《十五贯》的故事设定在明代宣德年间。
  从“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到昆曲《十五贯》,故事始终是因一笔十五贯的钱而展开。但是时代从南宋移到了明代宣德年间。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此十五贯已非彼十五贯。毫无疑问,在《错斩崔宁》中的的十五贯,应该不是铜钱,而是南宋时代的纸钞。
  中国的铜钱,自宋元以降,单枚的重量有个大致的规格,约在4克左右。一贯钱一千文,就是4公斤。十五贯铜钱重大约就是60公斤,也就是120斤,近乎于一个成年男子的体重。无论是从丈人家回来的刘官人拿着的十五贯,还是贼人徒手拿走的是十五贯,还是崔宁带着的十五贯,他们都是一个人徒步,拿着一袋一百多斤的铜钱,无论如何都是不符合逻辑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南宋时代纸币已经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南宋首都临安一带,纸钞已经成为商业交往中最常用的流通手段。无论从逻辑上分析,还是从历史上的南宋经济来分析。我们都有理由相信,《错斩崔宁》中的“十五贯”,是纸钞,而不是铜钱。只有是纸钞,才是符合逻辑的解释。但是,《十五贯》中的十五贯,却不可能是纸钞,只可能是铜钱。这就要从明代的财政制度说起了。
  明代并非不发行纸钞,恰恰相反,自洪武年间,大明宝钞乃是官方发行的唯一合法货币,从理论上来说,大明宝钞是大明朝初期唯一的合法货币。但是大明朝在发行的宝钞的时候却有一个极为可笑的规定,就是“只发不收”,也就是说,作为官方支付手段的时候,人民(包括大明朝的官吏们)是必须接受“大明宝钞”的。但是在官方收税的时候,却是只接受白银和铜钱的。同时,宝钞不可以兑换成白银等硬通货,而且宝钞一旦发行,绝对没有回收的概念。

  这种荒诞不经的货币政策只能有一个结果,就是今日意义上的通货膨胀,造成纸币在民间的疯狂贬值,在短短的几年中,纸币就失去作为流通手段的价值。商业流通中人民拒绝接受纸币,既然政府自己都拒绝接受,人民又凭什么接受这样的纸币。
  到了《十五贯》的故事的年代,宣德成化年间,宝钞已经近乎于一文不值。无论是借钱的尤屠户,还是抢钱的的娄阿鼠,还是办货的熊友兰。都不可能拿着一文不值的宝钞。只可能是铜钱。
  但是,如果是十五贯铜钱,在逻辑上同样存在问题。我们之前已经论证了十五贯铜钱的沉重。十五贯铜钱的重量,绝非戏剧舞台上表现的那么容易携带。而事实上,有明一代,民间商业大额流通的主要通货乃是白银。
  由此看来,戏剧中将这笔在剧中至关重要的钱的数目设定为“十五贯”并不合适,因为它实在太重了,重到剧中人物没有一个人拿得动它。如果设置为“十五两”似乎更为合理。(以明代官价一两银子兑一贯计)。可惜剧作家选择了“十五贯”,我们也就熟知了《十五贯》,很少有人回去想想“十五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近些年来,戏说历史之风大起,常常可以看见古装剧中的人们掏出几十两一个的大银锭砸在小酒馆柜台的镜头。罕有人会去计算考究在片中的那个年代这个银锭的购买力似乎足以买下这个小酒馆。从《十五贯》中的“十五贯”看来,这种不甚考据的作风并非今天才有,不过瑕不掩瑜,《十五贯》这部伟大戏剧作品并不因此而失去他的光辉,我们在这里做这样的分析考证,只是就此剧对戏剧中的历史分析做一些有益或者说有趣的尝试,以飨诸位方家。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上一篇:关于历史和现实确立的民族间共赢模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