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青城小曲《西厢调》产生及历史渊源(2)

2014-04-19 01:02
导读:小曲是眉户的另一种名称。它常以地滩的方式活动,与大戏相比规模较小,故其名曰小曲。而青城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的产物。 眉户是发源于

  “小曲”是“眉户”的另一种名称。它常以“地滩”的方式活动,与大戏相比规模较小,故其名曰“小曲”。而“青城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的产物。

  “眉户”是发源于眉县和户县的在民间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的集合体。它最适合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流行于陕、甘、宁、青和山西、湖北一带,它的胜地是眉县和户县,那里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因为它流行普遍,老百姓谁也能哼几句“眉户”,念几句曲子,所以也有叫“曲子戏”的。

  2、“眉户”传入青城的途径

  “眉户“传入青城等地的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其传入的途径主要是因为古丝绸之路的商贸和文化活动。汉唐以来,东路商家沿着丝绸之路相继而来,在兰州等地经商旅居,将东部文化带到了这里;另外,相传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饥,以农村为基地的“眉户”艺人,遭遇到严重的打击,不得已纷纷外逃,将中西路的曲子带了出去,其中的部分流落到兰州、青城等地区。

  3、《西厢调》的产生与外来文化的传入对当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不无关系

  清道光二十二(1842)年,青城出生了一位人物,名叫张海润,字晓霞(1842-1904)。清同治年间,由于陕甘回汉矛盾的激化,兵灾突起,许多村庄出现十室九空的悲惨局面。张海润的父亲张廷桂当时“作山堡于红圈湾以卫乡民”,后“堡遂陷,公及于难”。张海润和母亲等在其三叔的力救下从山后侥幸逃离。左宗棠平乱后,“善词曲”的张海润被保举入国子监。在国子监期间,张海润研读了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并结识了京城许多音律贤达,为其日后创作词曲奠定了基础。1870年,当时民间文娱渐兴,张海润便以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内容为参考,结合当时社会发展走向和人们对爱情、婚姻、以及家庭、人生观的变化,开始创作了《西厢调》歌舞小曲,并于1875年完稿。《西厢调》全剧五千余字。曲调采用《阶州》、《降香》等近三十阕,且变换自如,绘声绘色,有板有眼,极具雅风古韵。再配以锣鼓的倾动,梆子的干脆强劲,铙钹的铿锵起伏,使人物性格愈加鲜明突出,更具特色魅力。

  《西厢调》叙事简洁,对白婉约,文字典雅。无论张生的儒雅洒脱,莺莺的脱俗狡狯,还是红娘的成就良缘的聪明机智,均在谐和清雅的管弦竞奏、完美优雅的动作设计和温文古雅的对唱独白中完成了各自的角色塑造。光绪初年,为活跃乡里文娱,张海润将编辑的八句式歌舞小曲《西厢调》搬上舞台并取得成功,自此广为流传。当时青城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山里的大姑娘不进校,唱起《西厢调》,词曲记得最牢靠。

  “曲因古调传雅韵”,由于词曲内容及形式本身的大众化特点,从光绪初到解放前,伴随着本地水陆交通和漕运业的兴起以及青城古镇移民的四处拓荒徙居,“西厢小调”先后流传到靖远、榆中、兰州、皋兰、景泰、中卫、银川、定西、永登、西宁等地,在甘肃乃至西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尽管地理位置、土语方言不同,生活习惯和耕作方式各异,但《西厢调》犹如绵长的小雨浸润到乡间土地,而且不分男女老少,无论文化高低,均可随心传承。又因其演唱形式灵活多样,于是便在青城的土地上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并且日益繁盛起来。

  《西厢调》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当时人们对于爱情、婚姻、家庭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认识、新思考和新追求。特别是曲调所传扬的移风易俗、革故鼎新的思想主题,极大地影响了所在区域不同民俗、

上一篇:沈炼诗歌中的“剑”意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