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找回历史的感觉_历史学毕业论文

2014-05-16 01:28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找回历史的感觉_历史学毕业论文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毕业

    【摘要】在新课程强调要改革教师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试图探索让历史课找回历史的感觉。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求教师挖掘、开发教材,让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满;其次1堂好的历史课,教师要先打动自己,最后才能打动学生;再次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角,加强历史的情境教学。 【关键词】感觉创设 情境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最要紧的就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并“为未来提供明智选择的基础”,最终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因此如何贯彻新课改精神,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成为每1个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习惯包办代替,直接把历史知识“喂”给学生,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只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显然,这种单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应该是1种对话,1种沟通,1种合作,1种共建。 要让历史课找回历史的感觉,最重要的前提是挖掘、开发教材,让课堂教学更加丰满。教材仅仅是1种课程资源,教师千万不能把它视为“圣经”,应该对教材进行细致地挖掘、开发。教师不仅要运用教师参考用书,还要广泛收集、筛选其他信息资源,诸如历史文献、通俗的历史读物、考古、文学及地理、旅游等方面的读物,还有历史音像资料等,充实课堂教学。 在讲“隋朝大运河”时,如果为学生提供“千里江河1旦开,亡隋波涛9天。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两则材料,让学生探究讨论,甚至辩论,评说大运河的开凿。这样师生既共同开发教材,丰富了课程资源,同时又收到转变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效果。 评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诗和材料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开发教材,丰富课堂教学,拓宽学生思维。教师也可以抓住课文的拓展点,然后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交流互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了阅读面,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以外的大量知识,同时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如果没有课外资料的大量补充,我想再生动的语言、再精辟的分析也是苍白的,只会让学生感到课堂的枯燥,而对学习的深度及广度而言更无从谈起。 其次,要找回历史的感觉,历史课首先要求教师先打动自己。培根说过:“学史使人睿智”。历史教学充满着丰富的情感,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往往触动着每个亲近他的人的心弦,使人若身临其境而感叹不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是 老师先接受自我教育,用老师应有的自我意识去感动自己,然后用这种感动去感染学生,即以情动人,学生和老师都被历史载体及其形成的课堂情境感动了,进而达到寓理于情、情理交融。所以说,只有先打动自己的1堂历史课,才是1堂精彩的课,也最终才能打动学生。教师只有用思想培养人,才能培养出有思想的人。 要让历史课找回历史的感觉,还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角,加强历史的情境教学。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 情境,它有两层含义,1是指景象、场景和环境;另1层含义是指人物、情节,以及由场景、景象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所谓历史情境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重塑已经过去的历史情境,架起1道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唤起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感,让学生穿越时空,在"真实"的历史环境和氛围中,以"真实"的历史主人的身份去亲身体验和感知历史,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这是1种把学生的知识、智力、非智力因素3者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并得到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

高中学生的年龄1般在16—17岁左右,他们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特殊阶段,思想活跃,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而行之有效的历史情境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 第1、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导课。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1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开堂上课,重在1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老师可以直接通过诗词、歌曲、故事、图片、影片等引入,让学生有1种新鲜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 如,学习《3国鼎立》时,先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林俊杰的歌曲《曹操》导入,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回顾那个时代,然后教师说“那么让我们共同步入那个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3国时代,去揭开那1幕幕真实的历史画面吧!”这种导语起到投石激浪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3国时代。 又如在学习“1国两制”时,先用1张“月是故乡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接着显示“天才的创造”5个字,此时学生会有耳目1新的感觉,然后让学生欣赏配乐诗朗诵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小时侯/乡愁是1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1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1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1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听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找回了历史的感觉。 第2、创设幽默、生动的语言。马卡连柯曾说道:“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创造气氛的同时,要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使之具有艺术性。”“1句话说的得人笑,1句话说得人叫。”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艺术性的语言与历史情景的展示相结合,能使学生有1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策着学生在课上的脑力效率。”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教师的本领归根到底都在教学语言上。优美的教学语言或激昂、或委婉、或高雅,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能“润物细无声”地熏陶每1个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操都在成功的教学预言中潜滋暗长。因此,重视语言的魅力,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1堂课成功的关键。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第3创设恰当的肢体语言。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教学情境起到恰当好处的补充、配合和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情境的表现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语言讲解辅之动作会使教师的授课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 第4、创设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烈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 教师在讲述和演示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巧妙设计1些具有趣味性和“诱惑力”的问题,既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悬念,还有利于挖掘教材中的情理和情趣来激发学生,达到以情激情、以情生情、以情动情的境界,并由再现思维能力发展到创造思维能力,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其“欲罢不能”。 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1种情境,教师要抓住时机,依据问题情境所提供的各种线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1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在讲“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利用以下材料: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 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是1次成功的革命;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1次失败的革命。你是如何看待呢?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后,再提出:假如你是当时的1位热血青年,你会以哪种方式挽救民族危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深入感受历史,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演绎能力。 第5、创设成功情境,激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1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高中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阶段,思想活跃,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渴望有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1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积极鼓励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在恰当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肯定,使他们体验到历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而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第6、创设想象情境,变“单1思维”为“多极思维”。我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1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高中历史教学突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唯1,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唯1,思维问题的途径不唯1,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老师对其只作引、诱、导、启、点、评的作用,放手让学生开动脑筋。历史课堂教学要有效果,就必须给学生想的时间、问的权利、说的机会、创的激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1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1思维向多极思维拓展。 第7、创设引人深思的结尾。历史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小结干练、利索,抓住主线,提升观点,并以评书演播或历史剧连播的方式给听众1个悬念,为下1节课的导课埋下1个伏笔。即:结语留有情趣,留下思维的尾声。

 

在讲《辛亥革命》结束时,可以这样设计:“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说明了农民阶级不能完成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说明了资产阶级也不能完成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那么,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最后落在了谁的身上呢?这样也就为下1节课的导课埋下1个伏笔。 第8、创设忧患意识情境。历史教育渗透着强烈的情感,学生因此会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与历史及其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升华为精神动力。在学习历史时,除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更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历史学科中加强对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讲到近现代世界3次科技革命时,教材用较多的事实论述了3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说明科学技术是第1生产力的道理。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清,第1次、第2次科技革命,中华民族都擦肩而过,而自第2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第3次科技革命今天还在,这对我们来说既是1次机遇又 是1次挑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我们再错过这次机会,那么,中华民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将越加拉大,中华民族将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讲到鸦片战争的教训时,让学生专门召开1个讨论会,为什么说"落后就要挨打?"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再由教师归纳,指出:第1,落后要成为挨打对象,第2,落后了就不能抵御外来入侵者。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为中华民族的自强、繁荣而努力学习的自觉性。 当今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日本右翼势力的嚣张,日美联合防御体系的建立,东盟国家的疯狂扩军备战,南亚的军备竞赛,中国正面临着1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历史教师,更加要教育学生认识到危机的严重,责任的重大,以便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历史不是老古董,历史不是木乃伊,历史是1道酸甜苦辣皆有的美味佳肴。教学观念不断在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的。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1个‘我’,也是最后1个‘我’。”作为高中历史老师,必须在不断的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与学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汉林 例谈中学历史教学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9 (2)吕伟英 浅谈在新课改环境下创设历史情境,激活探究思维,历史教学经验交流(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梁励 论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 教学 · 教材 · 教法2005.5 (4)《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刘晓平 《历史教学研究通讯》1998年12月 (5)卢家楣 《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2版;

1 2下1页

    【摘要】在新课程强调要改革教师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试图探索让历史课找回历史的感觉。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求教师挖掘、开发教材,让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满;其次1堂好的历史课,教师要先打动自己,最后才能打动学生;再次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角,加强历史的情境教学。 【关键词】感觉创设 情境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最要紧的就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并“为未来提供明智选择的基础”,最终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因此如何贯彻新课改精神,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成为每1个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习惯包办代替,直接把历史知识“喂”给学生,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只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显然,这种单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应该是1种对话,1种沟通,1种合作,1种共建。 要让历史课找回历史的感觉,最重要的前提是挖掘、开发教材,让课堂教学更加丰满。教材仅仅是1种课程资源,教师千万不能把它视为“圣经”,应该对教材进行细致地挖掘、开发。教师不仅要运用教师参考用书,还要广泛收集、筛选其他信息资源,诸如历史文献、通俗的历史读物、考古、文学及地理、旅游等方面的读物,还有历史音像资料等,充实课堂教学。 在讲“隋朝大运河”时,如果为学生提供“千里江河1旦开,亡隋波涛9天。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两则材料,让学生探究讨论,甚至辩论,评说大运河的开凿。这样师生既共同开发教材,丰富了课程资源,同时又收到转变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效果。 评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诗和材料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开发教材,丰富课堂教学,拓宽学生思维。教师也可以抓住课文的拓展点,然后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交流互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了阅读面,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以外的大量知识,同时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如果没有课外资料的大量补充,我想再生动的语言、再精辟的分析也是苍白的,只会让学生感到课堂的枯燥,而对学习的深度及广度而言更无从谈起。 其次,要找回历史的感觉,历史课首先要求教师先打动自己。培根说过:“学史使人睿智”。历史教学充满着丰富的情感,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往往触动着每个亲近他的人的心弦,使人若身临其境而感叹不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是 老师先接受自我教育,用老师应有的自我意识去感动自己,然

[1]  

    上一篇:多媒体让历史更生动_历史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