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城市近郊风景区规划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1)

2015-09-29 01:34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城市近郊风景区规划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1、引言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是当前倍受社会关注的热
1、引言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是当前倍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一些建设以发展旅游经济为名,在风景名胜区内大兴土木,把其建成了大型“吃喝玩乐综合体”,风景区“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城市近郊风景区由于区位独特,景区内村庄、居民点不断扩张,开山采石、毁林种地、滥用水资源等破坏风景区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大搞高档房地产。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规划体制不完善、实施管理力度不够之外,规划本身也存在较大的缺陷。许多风景区的规划由于回避了农村居民点问题,致使居民点规模不断扩张,不仅给风景区带来后患,也给房地产开发商有机可趁,使建设项目侵占风景区用地,造成对风景区土地的无序利用和对风景资源的极大破坏。农村居民点已经成为一些风景区规划回避的难题,因而也就成为城市近郊风景区产生问题的根源。因此,从规划角度采用积极的方式探索并解决此类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2、实例分析与方法研究
  2.1实例概况与现状分析
  虞山—尚湖风景区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景区之一,是典型的城市近郊风景区,总面积为35 km2.常熟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虞山、尚湖、古城融为一体。虞山自然景观秀丽幽奇,1989年被定为国家森林公园,是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最高点,有著名的“虞山十八景”,人文景观丰富;尚湖湖面宽广,风景秀丽。因此,常熟古城区素有“七溪流碧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景。该风景区1999年游客量约为140万人次/年,占全市游客总量的60%。
  笔者通过对风景区历次规划及规划实施情况的回顾发现,因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尚湖及其周边地区的保护力度明显偏弱,居民点不断扩张,在沿岸大量开发度假区,建筑风格不协调,自然资源及环境被破坏、水体污染等现象愈演愈烈。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笔者通过对现状经济状况调查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风景区内现有1个建制林场、6个行政村,分属3个镇,现有的行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极易造成房地产商开发的失控和工业项目的引进,给风景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带来后患。另外,距市区较近的行政村由于交通便捷,经济发达程度相对较大,农民自建房增量也较大。
  2.2研究内容
  本次规划作为常熟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专题研究报告,并非一个完整的风景区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它以《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为主要依据,旨在找出原有规划及实施存在的问题,从风景区规划的角度提出对风景区用地保护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是对风景区内的居民点提出控制要求。
  2.3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次规划主要从解决风景区现存问题和促进风景区自身发展两个层面出发,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针对城市近郊风景区,探寻以控制风景区建设行为、保持风景区良性发展为主要目的的规划分析与控制方法。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本次规划将该风景区功能定位为一个处于城区边缘的以生态调节为主要功能、以自然山水为主要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胜地和大型郊野公园。规划引入了先进的三维GIS辅助分析技术,通过对风景区生态景观保护、居民点疏密度、拆迁难易度等方面的分析,为规划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规划提出风景区在功能布局时既要珍惜现有风景资源,严格控制景区内的建设,又要尊重现状发展基础,将居民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优化景区空间环境。
  2.4GIS辅助分析与决策
  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规划借助三维GIS技术[2],对风景区用地现状及虞山、尚湖、古城的绿化、生态、环境、景观、视线、视域等关系进行分析,评估出风景区的敏感地带,为不同地段的建设控制提供依据(图1~图4)。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分析认为,虞山、尚湖与城市的交接界面、虞山与尚湖的过渡地带为敏感区域,对虞山、尚湖、古城的格局关系、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大,需重点进行生态景观恢复或建设控制。虞山北路一带是风景区与城市的主要过渡区,即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生态过渡区,应加强虞山至城市的生态绿化过渡,延伸城市至虞山的生态景观走廊,形成一个自然与城市的生态型过渡空间。
上一篇:大跨桥梁安全监测的技术方法分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