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三门峡水利枢纽泄流底孔破坏及处理(1)

2016-05-20 01:04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三门峡水利枢纽泄流底孔破坏及处理(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关键词:泄流底孔;破坏机理;修复处理;三门峡水利枢纽 摘要:黄河三门峡
关键词:泄流底孔;破坏机理;修复处理;三门峡水利枢纽 摘要: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后。由于库区及上游河道泥沙严重淤积,被迫对工程进行改建。经过工程改建和调度运行的调整,基本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并发挥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高含沙水流使泄洪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坏。通过 水工模型试验,材料抗磨蚀试验和现场修补试验,对泄洪底孔的磨蚀破坏机理和修复措施 进行了研究。 1 工程概况ァ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是以防洪为主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于1960年大坝基本建成,并开始蓄水。蓄水后库内及水库上游渭河河道出现了严重的泥沙淤积。从1964年起被迫对工程进行改建。第一次改建将4条电站引水钢管改为泄流排沙钢管,并在左岸岩体中新修建2条直径11 m的泄流排沙隧洞;第二次改建打开了已封堵的1~8号施工导流底孔,并安装5台单机容量为5万kW的水轮发电机组。经过两次对工程的改建和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基本实现了水库在年内冲淤平衡,解决了库区及渭河的淤积问题,并且在防洪、防凌、灌溉、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方面发挥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黄河泥沙问题相当复杂,高含沙水流对水轮发电机组、泄流钢管、隧洞、底孔和深孔等造成严重的磨蚀破坏,以致影响泄水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工程进一步发挥效益。因此必须对工程进行进一步改建和修复。本文仅简要介绍泄流排沙底孔(以下简称底孔)的破坏情况、破坏机理和修复处理措施。ぁ
2 底孔(单、双层孔)破坏情况
1~3号底孔为单层孔,孔口尺寸3 m×8 m,进口底板高程280.0 m,库水位315.0 m时单孔泄量 405 m3/s。4~8号底孔在平面上与1-5号深孔重合,组成5个双层孔,深孔孔口尺寸3 m×8 m,进口底板高程300.8 m,库水位315.0 m时一个双层孔泄量658 m3/s。6~12号深孔为单层孔,库水位315.0 m时单孔泄量257 m3/s。1980年底发现底孔磨蚀后,先后对底孔的单层孔和双层孔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下列部位有较严重的磨蚀破坏。 (1)单层孔和双层孔进口斜门槽正向不锈钢导轨在高程2825~2880 m之间的迎水面有不连续的沟槽或缺口(斜门槽为矩形断面,宽120 cm、深55 cm),严重部位导轨磨损呈锯齿状,有的部位导轨及基座方钢几乎磨平。 (2)单层孔和双层孔进口斜门槽水封座板在高程2810~2900 m之间破坏成锯齿状 和蜂窝状,在门槽边缘10 cm范围内及侧面角钢大部分磨穿,混凝土被淘深2~8cm。 (3)单层孔和双层孔进口门槽底坎被淘成锅底状,底孔中心部位混凝土淘深8~15cm,大部分钢板被磨损坏。 (4)单层孔和双层孔底孔进口喇叭口顶板(椭圆曲线)有一定的破坏,在高程291.0 m以下的钢板护面己被磨穿,但混凝土基本完好。
    上一篇:丹佛斯变频器(VLT5000)在假捻变形机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