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政策措施环境对农村水电发展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2016-07-07 01:01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政策措施环境对农村水电发展的影响分析与建议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水电公益性、生态性、永续性等农村水电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水电公益性、生态性、永续性等农村水电特点,按不同时期回顾分析了过去几十年中政策措施环境对农村水电发展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农村水电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农村水电发展所需的政策措施环境建议。

关键词:农村水电政策措施建议

  我国农村水电(此指单站装机5万千瓦及以下)资源十分丰富,资源可开发量为1.25亿千瓦,是广大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创造良好的政策措施环境,对加快农村水电发展,带动山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水电是需要政策措施环境支持的行业
从农村水电的公益性、生态性、永续性等特点看,国家理应创造有利的政策措施环境予以支持;从农村水电的区位性和投资主体的广泛性看,农村水电发展本身也需要有利的政策措施环境的支持。
1、公益性。农村水电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中发[2002]2号、中发[2003]3号、中发[2004]1号指出,农村水电等“六小工程”,对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效果显著,要扩大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加快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6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要求,要加快农村水电等农村小型公共设施建设。国家营建有利的政策措施环境,促进农村水电发展,可有效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生态性。农村水电工程建设不集中大量水体,移民和占用耕地少,不破坏水的自然分布、平衡和造成局部地区生物圈的改变,是国际社会公认并大力提倡加快发展的绿色能源。国家制订政策措施,促进农村水电发展,对缓解我国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质量意义重大。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永续性。与矿石燃料相比,农村水电资源可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永续使用,不存在枯竭用尽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质能源。
4、区位性。农村水电资源分布具有很强的区位性,基本上处于我国的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是这些地区解决无电、少电、缺电人口问题,致富农民,发展当地经济的宝贵资源,同时这些地方经济相对落后,电力市场相对不发达,自我投资开发能力弱,需要国家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支持。
5、投资主体广泛性。与火电站、大中型水电站等其他电力能源工程相比,农村水电工程规模小,造价低,投资规模一般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元,适合个人、集体等社会各种主体开发,相对于其他电力工程来讲,开发主体十分广泛。要使广大的社会投资主体积极地参与农村水电资源开发,国家有必要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予以鼓励。
二、政策措施环境对农村水电发展影响显著
截止2003年底,我国有1500多个县开发了农村水电,共建成电站4.8万座,总装机容量达到3120万千瓦,年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均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5%左右。据统计,全国农村水电资产近2000亿元,年实现增加值480余亿元,税利80余亿元。农村水电已累计解决了5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并使650多个县实现了初级电气化。农村水电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关键在于国家在不同时期为农村水电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农村水电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20世纪50年代
1950年至1955年期间,国家对农村水电发展基本没有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此时农村水电年均新增装机仅0.055万千瓦。直到1956年起,国家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发展农村水电的方针,指出:“凡是能够发电的水利建设,应当尽可能同时进行小型水电建设,结合国家大中型的电力工程建设,逐步增加农村用电”;在1958年提出了以点带面,不断发展的方式,即在农村水电资源丰富的省份,倡议在5个县和100个社开展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这期间农村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环境处于摸索起步阶段,所制定的政策措施比较宏观和原则,但对农村水电的发展作用十分明显。此间农村水电年均新增装机3.6万千瓦,大大超过了1956年前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需要指出的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忽视当时的生产、技术和材料条件,大力举办农村水电,使农村水电呈现超常规的畸形发展,1958年发展速度甚至达到了285%。
上一篇:水利信息化概论(4)-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特点(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