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1)
2017-02-27 01:08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山西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提要: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地
内容提要: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际上,物流业也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我国,她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可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系统充分发挥全部的生产能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主要就山西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行讨论。
我们山西在地理位置、资源、经济、政策等方面具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首先,山西是一个资源大省,煤炭、焦炭资源雄厚。其次拥有制造业的传统优势,物流需求基础雄厚,物流业发展具有天然的极大的潜力。再次,是基础交通条件良好,全省货运量居全国前列。另外,我省已有一批像山西物产、盟佳物流、太铁物流、方略保税物流等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最后,省委、政府重视吧发展服务业列为“四大攻坚”之首,特别是吧文化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省政府提出了“力争全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未来三年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既十分重要,又非常艰巨。虽由于种种原因山西的物流业总体起步较晚,所幸最近几年山西在这方面做出了相当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山西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山西物流业迅速发展。 1、物流行业相关部门的增加值快速增长。据山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迎难而上、危中求机、奋力拼搏,努力推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全年全省经济实现由下滑到较快增长的重大转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7365.7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021.2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867.0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51.6亿元,增长22.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13.4亿元,增长3.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57.9亿元,增长17.1%。2、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002年,山西省编制了《山西省物流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了山西物流发展模式:建立全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级物流网络框架和“一纵三横”物流网络体系。明确了政府规划、企业实施、市场运作的山西省物流发展规划实施总体战略。2006年,在省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重点支持太原、大同、运城、侯马、晋城五大物流园区建设。”2004年12月,太原市出台《关于加快太原公路主枢纽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出建设由武宿货运中心、太原东物流中心(现名太原迎泽物流中心)、太原北物流中心、太原西物流中心、太原南物流中心等五个货运中心组成的太原货运主枢纽系统。山西省是我国东部与西北连接的大通道,北接京、津、塘,东连渤海经济圈,南通中原和湖广,西达西南、西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山西又是农业省份,也是重要的能源输出省。其工农业产品结构特点是:特色农业和工业资源向全国各地输出,而轻工产品、快速消费品大量调进。到2008年,随着作为奥运会备降机场的太原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完工,太原机场将延伸至物流基地,物流基地经过建设和发展,以及精心培育和市场壮大,将成为面向俄罗斯、服务于全国的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做到物流服务的市场份额占太原市及周边地区60%以上。截至2007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 12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 1893 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达 2512 公里;省会太原对外航线 40 余条,长治、运城、大同机场全部通航。各种交通运输装备和工具门类较齐全,更新周期缩短,数量和质量基本适应需要。2007年全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9%。这其中包括向省外运输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5.0%,向省外运输焦炭6984.0万吨,同比增长11.1%。具体可参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