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东北森林资源开发及其环境代价(1)(3)
2017-08-05 01:16
导读:二、俄、日两国对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沙皇通过军事讹诈和武装侵略,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咸丰八年(1858)签
二、俄、日两国对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沙皇通过军事讹诈和武装侵略,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咸丰八年(1858)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这里是我国重要森林地带。1860年签定的《中俄北京条约》又强占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沙俄在两次夺去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强占了东北48个窝集中的18处窝集,侵占林地面积约为7211万公顷,森林面积约为6920万公顷,估计森林蓄积量约为80亿立米。
1896年5月沙皇迫使李鸿章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密约》,沙俄根据《中俄密约》第四条,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与清朝政府订立了"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达到了"借地修路"的目的。这条"东省铁路"又称"中东铁路",是一条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北起哈尔滨南至大连的交通大动脉。铁路西部是大兴安岭的森林地带,东部是松花江、牡丹江流域的密林,南部是四合川拉林河流域的森林,因而这条铁路最初几乎成为一条运输木材的专用铁路,成为沙俄掠夺东北森林资源的主要干线。为了修建铁路,沙俄强迫"中国政府允许公司开采木植煤斤为铁路需用",准许公司在国有林区内自行采伐。光绪二十七年(1901)沙俄借出兵东北的机会,在通化组成伐木制材商团,1902年又成立"远东林业公司",开始劫掠鸭绿江流域的森林资源。光绪三十年(1904)又根据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商定《伐木合同》七款,指定了铁路附近各处森林可任其自由采伐,中国政府概不过问。对这种丧权辱国的内容,国人纷纷提出抗议,清朝政府也感到沙俄恃强凌弱,欺人太甚,乃放弃了原合同,重新修订。修订后的合同由原七款改为十四款。其中十二款规定:"铁路砍备木植,如须将应用敷余之木植外卖,应按照中国通用税则,缴纳税费"。沙俄最初签订这个合同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东省铁路自用的材料,但是这一条的规定无异是允许俄人可把木材作为商品,任其滥砍乱伐。在沙俄的侵略政策下,大批俄国资本家涌入中国东北林区,依靠中东铁路的运输条件和他们的雄厚资本,大肆砍伐大、小兴安岭森林。中东铁路沿线两侧布满了俄国资本家的林场。到1915年,俄商的林场已达22个,面积合计17260平方俄里。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由于沙俄的掠夺性采伐,中东铁路两侧20-30公里范围内的森林不久就已被砍伐殆尽。俄国人使用木材,浪费十分惊人,不论何种用途,都要红松大材,稍有缺陷的木材即弃而不用。采伐时齐腰下锯,根桩在1米左右,因而浪费了大量木材。中东铁路机车都以木材作为燃料,铁路职工的薪材也都选用好材,每年大量好材被烧掉。仅中东铁路的2万名职工,每年所用薪材达200万立方尺之多。在铁路两侧森林采伐殆尽后,采伐范围也日益向纵深的林区扩展。
此外,俄人还在漫长的边境地带,即沿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沿岸靠中国一侧,甚至侵入内河的上游地区盗伐木材。由于时间长,人次频,盗伐数量大,森林破坏同样十分严重。清政府除了对俄人按章收税外,并无有效的制止办法。沙俄把掠夺之木材,加工制成成材,除筑路、建筑外,其余或高价转卖我国,或运往俄国,一部分优质木材投入国际市场,获取暴利。在沙俄的掠夺性采伐下,东北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据珠河县志记载:"珠河境内遍地森林,自俄人敷设铁路,所有成材木品砍伐净尽。"[9](卷11)虎林厅"紧接俄疆……而该国则因防护边界,即下至江堤河畔禁令甚严,无不取给于我。而我因欲收其税课,凡遇呈报,即填发票照,准其入山。不特如何砍伐,有无损害林区,向无一人问及,即盗砍偷运情事,亦在所多有……现在我边界沿江一带已等不毛,即距江稍远之区亦半被砍尽"。[10]
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后,引起了各帝国主义的馋涎,侵略者接踵而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森林资源垂涎已久。日俄战争后,日本以战胜国姿态出现,1905年,日俄两国背着中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东北南部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他们在《附约》中规定,日本在鸭绿江右岸(即西岸)有采伐森林和经营安奉铁路(安东至奉天,今丹东至沈阳)的权利,并迫使清政府承认这个条约。同年,日本人在安东(今丹东)设立军用木材厂,除采伐木材外,并强制收买、收捞鸭绿江中流送的木材。同时,日本政府胁迫清政府同意设立中日合办的木植公司,采伐鸭绿江流域森林。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外务部会办大臣那桐与日本政府特命全权公使林权助签订《中日合办鸭绿江采木公司章程》,以后两国政府又签订了《中日合办鸭绿江森林合同》、《中日采木公司事务章程》。这几个文件规定:中日合办鸭绿江采木公司可在鸭绿江西岸自帽儿山(今临江)起到二十四道沟止,距江面干流60里以内采伐森林。名义是中日合办,但实权均掌握在日方手中。结果在不到25年的时间内,鸭绿江岸200多里范围内的原始森林被伐尽,超过原定距江60里界限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