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化(2)

2017-09-14 01:42
导读:要素的最优配置,未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农户就有动力支调节其生产要素的配置。当农户当 前的农业劳动力数目超过其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所需的农业劳动


要素的最优配置,未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农户就有动力支调节其生产要素的配置。当农户当

前的农业劳动力数目超过其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所需的农业劳动力数目时,农户就会调节其劳

动力配置。这种调节的表现形式就是劳动力流支。“活动”是农户追求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

行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劳动力剩余。
我国十多年的农村改革,缔造了千百万个具有独立劳动择业权、产品处置权的农业劳动者。

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激活了劳动力、资金、技术

等各种生产要素,为其活动创造了条件条件。党的十四大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在这种

情况下,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因素的劳动力资源,必然流向效益好的环境,实现有效配置

。因此,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活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在80年代,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发展速度的差距尚不明显,仅约高2个百分点;但90年

代以来,东部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高出中西部6个百分点。东、中、西三大地区国内生产

总值之比,从1978年的299:186:100,扩大到1994年403:190:100。占人口总数约40%的

东部地区,其经济总占全国的60%。区域发展差距,在农村地区表现尤为明显,以农村社会

总产值指标度量,1980年三大地区的比值为288:195:100,而到1992年则扩大到504:200

:100。反映到农民人均纯收进上,东、中、西之比,也从1983年的144:126:100,扩大到

1995年的200:131:100。在地区发展差距拉开的同时,城乡收差距也呈不断扩大趋势。197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8年,乡村和城市的收进差距为1:2.34,到1984年一度缩小到1:1.71。此后再度拉开,到1

995年,城乡居民收差距已扩大到1:2.49,甚至超过了农村改革之初的水平,可见,地区和

城乡收进差距的不断扩大,引发了农村劳动力大量活动。
农民收进增长迟缓,也是农村劳动力活动的重要原因。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民的收固然有

了较大幅度的进步,但从分阶段来看,我国农民收的增长速度却呈阶段性弟减趋势。甚至个

别年份还出现负增长。而年均增长率低的几年,恰恰就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活动的几年

。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偶合吗?当然不是。这正好说明风国农村劳动力振奋规模活动不是由于

农村劳动力太多, 而是在农业比较利益下降,收进下降后的一种现实的选择。
在80年代,农村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的就业压力。但是,

进进90年代以后,由于乡镇企业的外部约束(如政策约束、市场约束、资源约束等)趋势,内

部治理机制中落后的一面逐渐暴露出来。不仅发展速度趋缓,而且吸收劳动力的速度也明显

下降。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明显出现所需资金增多而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的趋势。1984年,乡镇

企业均匀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需占用固定资产总值1444元,固定资产净值1119元;到了199

4年,分别增加为5503元和4324元。进步了2.8倍和2.9倍,1984年至1988年,乡镇 企业均匀

每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084万人。而1989年至1994年,均匀每年只吸纳412万人,这种情

况意味着,农民继续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中获取就业和收进的难度已越来越大,因而不得

不过出,寻找新的空间。
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活动,有着极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不能简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单地用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来解释,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并非始自本日。长期以来,

农村中一直存在着大量的隐蔽性失业,然而为什么在农村改革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向外
上一篇:重新熟悉中国农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