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题目研究(2)

2017-09-19 02:20
导读:,这种情况不是很轻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④底子薄、 人口多尤其是农民多,的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时刻牢记


,这种情况不是很轻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④底子薄、

人口多尤其是农民多,的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时刻牢记的基本点。
创造性地探索和解决农民题目,是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国家,创造

性的探索和解决农民题目,构成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条件和基础。这样说的内在根据在于:农

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气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在地包涵了农民、农村、农业的现

代化;农村经济的状况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中国人口的80%是农民,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主体。农民题目的

解决,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发挥,素质的不断进步,成为中国现代化

的推动力。
农民、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的重要内容,离开了它们的现代化,国

家的现代化只能是失衡的残缺不全的现代化;没有它们的现代化,其他方面的现代化也会受

到严重的影响,必然行动艰难。农民、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回根到底是农村的主体〖cd2〗

农民的现代化。农民人格、劳动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主体条件。所以,两位美国农村社会学家说:“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研究农民”,“对

农民缺乏了解造成了很多发展规划的失败”,“在很多不发达国家中,农民至少占人口的3/

4。……只有影响了广大的农民,发展规划才能够实现。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它的多数

人口必须改变生活方式。”⑤研究农民,推进农民现代化,是农业、农村和国家整体现代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化的基础工程。
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种种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产业特

别是轻产业提供大量原材料,轻产业70%的原材料来自农业;为国家提供大量资金积累。在

国民收进中农业占的比重为40%以上,在国家出口产品中,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业

品占60%以上,乡镇企业产值已占社会总产值的1/4,乡镇产业产值已占产业总产值的1/3。

农民又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产业品的最大销售市场在农村。据测算,今后10年,我国国民生

产总值要保持均匀增长6%的速度,相应的消费品销售总额年均需增长1400亿元,其中农村市

场增长大体要占一半。而要保证农民购买力以这样的速度增长,人均收进就要年均增长5%以

上。离开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就失往了“跑道”。
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家,他们都异常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有的

以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有明确指出,“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产业的

发展是不可能的,或者即使取得了成功,也会产生国内经济的严重的不平衡,从而使得广泛

的贫困 、不同等和失业题目更加尖锐、更加突出。”⑦还有的经济学家批评了一些发展

中国家忽视农业的发展,单纯追求迅速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指出“它们的错误在于没有熟悉

到给农业以同等经济待遇的条件下其潜伏的经济贡献。”⑧经济学家们的结论对我国的经

济发展同样具有鉴戒意义。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实,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繁荣要以农

村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为先决条件。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水平大幅度进步了,小康、现代化

的目标才能在全国实现。改革开放的前十年,由于乡镇企业产值翻了3.6番,才使全国国民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生产总值增长1.36倍,也正是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大发展,改革前10年我国经济发展才实现了

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由此而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要在翻一番
上一篇:在农民中造就农业企业家的理论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