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_交通物流毕业论文(2)
2013-05-11 18:00
导读:2.对学生的管理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人本主义教育管理体现在学生管理上就是生本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理念是针对
2.对学生的管理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人本主义教育管理体现在学生管理上就是生本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理念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弊端而提出来的。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学内容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实行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只看分数;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权利。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与人本主义教育管理思想相悖。
(2)建立规范化、民主化的学生管理制度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全面性、规范性、操作性强的学生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上,应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在制度实施中,应实行操作性强的、人性化的严制度、软管理,严宽结合,情理相济,注重工作效果,以学生为本,从而形成融洽、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育人环境及科学、完善、公开、公正、民主、透明的评价制度。
(3)坚持适度原则,正确运用纪律处分的方式处分是一种传统的处理违纪学生的手段。单纯地靠处分来
教育学生是不科学的。要理清处理和处分的关系。处分不是处理的惟一手段。谈心、家访、自我教育等都是与人本主义相适应的处理方式。要坚持正确的纪律处分原则。要本着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原则,根据情节,去处理违纪问题。只要学生能认识错误,有悔过的表现,就已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要正确把握处分的度。对于情节较严重且屡教不改的学生,一般要采用纪律处分的方式。但在处分过后,一定要认真做好帮助、教育的工作,不能处分了事。另外,过多的处分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过多处分使学生觉得处分不过如此,反而弱化了处分的作用;另一方面,处分给学校的教育环境,给广大学生的心理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恰当运用纪律处分的方式,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个体情况。既要处理好学生的违纪问题,又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真正体现为了人。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4)建立师生共长的新型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育管理对师生关系的要求可概括为: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学校要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平等地交往,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动态。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同时要创设民主、平等、参与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对学生要坦诚相待、热情关怀,形成师生共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5)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人本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人本主义教育管理对学生的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达到学生的自治。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正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
三、当前我国实行人本主义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整个社会缺乏以人为本的环境和氛围传统的教育教育管理观念片面地强调管,忽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在相当一部分学校中,要求学生师云亦云、不越雷池,仍被视为天经地义。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则会被认为不合常规而加以制止。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在教育上也出现了片面追求短期效应的现象,这是对实施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的严重阻碍。
(二)教育管理者人本意识淡漠在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干部中,不少人习惯凭经验、凭感觉办事,把学校当成人才加工厂来管理,把学生当成工厂流水线上的标准件来对待,认为学生的质量有教师管着就足够了,不懂得学校的投入、管理、师资、教学、研究、服务等都是因学生的需要而产生,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三)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达到人本要求以高等教育为例,由于招生规模连年翻番,本来就没有富余的教学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师资短缺加剧、师生比不断攀高,有的学校师生比高达1∶40。
课堂人数越来越多,教师只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以不变应万变。没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只好用精英教育的老方法来教大众化的学生,不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讲课没有新内容,满足于低水平翻炒。这不但使得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人生负担,而且也使教书匠们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学科水平。此外教学设施的短缺,实践环节的薄弱,使学生利益进一步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