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4 建立川藏公路山地灾害防治专项基金
川藏公路及其周边地区,尤其是藏区山地灾害面广量大,对国防安全和安定有重要的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建设过程中将面临着山地灾害的威胁和危害。鉴于川藏公路及其周边地区山地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较差和防灾减灾的能力较弱,由国家支持设立川藏公路及其周边地区山地灾害防治专项基金非常必要。该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山地灾害基础资料的积累和山地灾害信息系统的建设,突发性山地灾害(如泥石流、滑坡、山洪、地震等)应急反应能力的建设以及对直接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进行快速的处理。[7]基金毕竟是有限的,治理灾害时应选择一些灾害损失比较严重的灾害点,尤其是城镇附近和沿线的灾害点,实施工程和综合防治措施治理灾害。[8]
3·5 发展生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
旅游业作为川藏公路沿线及其周边地区的支柱产业,又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区域的可进入性差也使得许多旅游资源保持原始状态,这为开展具有浓厚背景下的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生态旅游的核心是保护大自然、保护地方文化,而保护大自然的核心又是保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始风貌,维护、控制生态又取决于合理的环境容量。发展生态旅游和防灾减灾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可以共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资源的开发与人与自然和谐文化的建设,包括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导游队伍,在导游过程中,能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宣传一些相应的生态学知识和防灾技能,提高旅游者的生态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和人为的环境破坏;合理设计旅游线路,实现旅游线路的多样性,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灵活运用价格策略,减轻环境承载力;在景区周边地区设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这不仅能满足旅游者的心愿,给旅游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满足,还能够最低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既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强化当地民俗文化传统,又起到了直接的生态示范作用,而且也可以适当分流调节游客流量。
参考文献
1.康继铭.文明川藏线的建设和系统工程[J].昌都科技, 1989, (1): 1~8
2.杨吾扬,张国伍.交通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44
3.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40
4.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139, 164
5.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259~260
6.杨逸畴.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特大山地灾害的形成与对策[A].钟祥浩.青藏高原东缘环境与生态[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199~205
7.钟祥浩,刘淑珍等.西藏山地灾害特点及其防治对策[A].钟祥浩.青藏高原东缘环境与生态[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206~211
8.马东涛,徐小飞等.西藏山地灾害及减灾对策研究[A].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研究(第五卷)[C]. 2006: 31~38 (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