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管理(2)
2014-02-01 01:33
导读:2.1成员的理性行为 供应链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理性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隐瞒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或为了保证充
2.1成员的理性行为
供应链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理性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隐瞒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或为了保证充足的货源,满足顾客的需求,夸大一些共用的信息,如顾客的订货量等,使信息失真。零售商的这种理性行为使得供应商得不到市场需求的真实信息,而且又因为供应商本身也是理性人,他对零售商提供的信息采取怀疑态度,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如加大自己的安全库存和向供应商的供应商提供夸大信息,这种“内耗”大大影响了供应链整体运作水平和竞争力。
2.2需求预测
在供应链中,上游管理者总是将来自下游的需求信息作为自己需求预测的依据,并据此安排生产计划或供应计划。这种封闭式的逐级传递需求信息的产生过程是导致牛鞭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例如,管理者使用指数平滑法来进行需求预测,使用此法,当每日的新数据出现时,未来需求呈现连续变化,送给供货商的订单既反映了需要重新满足的来自需求的库存数量,也反映必要的安全库存量。在交货期,保持数周的安全库存是习以为常的,其结果是预期的订单数量将比实际的需求数量变化更大。
2.3订货的提前期
由于供应链上下游各级企业从订货到收货存在“时滞”,这种“时滞”存在两方面的负面效应,一是使订货量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修正,二是企业要考虑“时滞”期的需求量,提高了安全库存。因此,各级企业在预计库存的时候都计入了提前期,而提前期越长,微小的需求变动引发的库存和订货点的变化就越大。
2.4订货批量决策
在供应链中,每一个企业通常使用某种方法以控制库存。当库存耗尽时,下游企业会立刻向上游供应商发出订单,提出订货,订货批量有周期批量和即刻批量两种形式。周期订单的制定和执行扩大了需求变化范围并产生牛鞭效应,这一变化远比公司自身的需求量大得多。但在供应链中,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频繁的订单下的运输经济性问题,在满负荷运输与低于最低起运量运输之间的经济差距是巨大的。因此,当从供应商处订购产品时,其强烈的愿望就是要满负荷运输,所以有时,供应商也对大量或批量订货给出最优惠的定价。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批量订货通常是一个月的供应量或者更多,这样牛鞭现象就产生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5价格波动
据估计,零售业中制造商与代理商之间交易的80%是在需求估计的前提下预先成交的,这通常是因为制造商给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在目标市场中,制造商和分销商常周期性地使用特殊促销方式,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和特殊奖励等,在供应链中,这些特殊促销方式的运用在促进消费者大量购买的同时产生未来库存。这种促销与供应链密切相关,如果预先购买成为一种惯例,那么可以预见,当商品价格低时,消费者所购买的比实际需要的要多,当价格处于中性或偏高时,消费者将停止购买行为直到耗尽存货。其结果是,消费者的购买模式无法反映实际的消费模式,并且购买数量的变化大于消费数量的变化——牛鞭效应。由于牛鞭效应,在供应链中从消费者反馈到制造商的订单差别是巨大的。当面临这一大幅度变化时,制造商一方面不得不在某一特定时间超负荷,超时生产和运输,而在其它时间闲置无事;另一方面,制造商还不得不设置高额库存以满足需求的巨大波动,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牛鞭效应。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管理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发布的,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管理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2.6短缺时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