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更新-生物科学毕业论文(2)

2013-05-14 18:01
导读:他们一再强调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末,更是二十一世纪,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战略,是整个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可供选择
他们一再强调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末,更是二十一世纪,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战略,是整个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

  ゴ统发展的思想将人类的历史文明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与此同时, 它也将人类逐渐地引进了与自然界全面对抗和尖锐对立的冰雪时代。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漫长历史斗争的时候虽然已经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已经变得越来越频繁,环境与生态的危机也越来越强烈和深刻,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物种锐减、海洋与淡水资源的污染、有毒化学品的转移与危害等等。人类已经被自己逼进了一个必须作出抉择的重要关头:或者坚持传统发展思想,继续实施现行的政策,保持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在世界各地增加贫困、饥饿、疾病和文盲,继续使我们赖以维持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恶化,最后自我毁灭,自我消亡。或者与传统发展思想决裂,依据新的发展观重新调整各项有关政策,探讨幷建立资源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比例,努力建设一个更为安全与繁荣的良性回圈的美好未来。

  ッ娑允澜缛丝谘杆僭龀ぁ⒛媳本济不平衡发展、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与生态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人们普遍地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刻地认识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发展途径,一个能持续人类进步的途径,我们寻求的不仅仅是在几个地方、在几年内的发展,而是在整个地球遥远将来的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更加深刻地体验和理解了当今“人类处于普遍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里约宣言》)。

  ピ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幷被具体体现到了这次会议发表的五个重要的文件中。人类最终理智地选择了持续发展,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是人类诀别传统发展模式和开拓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的共同未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报告认为,人类社会在以往获得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严重地限制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选择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以保证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在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之前,面对包括环境危机在内的各种危机,发展研究对未来的预测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思路:要么悲观绝望,要么盲目乐观。前者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其在197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探索了全球关切的5个主要趋势:加速工业化、快速的人口增长、普遍的营养不良、不可再生资源的耗尽、环境的恶化,该报告认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进行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一百年中发生。[1]”因此,悲观派选择了零增长的做法,要人们“回到自然去”。乐观派以美国的未来研究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在不讲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已生存了几百万年,今后也仍会生存下去,“车到山前必有路”,大可不必为一点环境问题惊慌失措,杞人忧天。如美国未来研究所发表的《世界经济发展——令人兴奋的1978至2000 年》一文就认为所谓增长的极限是虚幻的,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终将走出目前的危机,从而实现没有极限的增长。

  可持续发展观是对这两种片面观点加以辩证扬弃的结果。它一方面借鉴了乐观派的观点,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吸收了悲观派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充分注意到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突破增长的相对极限开闢了可能的前景。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在时间上,

上一篇: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之一:GGDP-生物科学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