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摘要:青禾的漳州系列小说在独特历史境遇和存在中捕捉与描写了生命存在的动态过程,展示了人世沧桑,并从容地进行漳州文化批判。人事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沉思,是青禾的灵感源。他的小说题材并不限当下现实,“反右”、“知青”运动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心世态和社会心理,都在题材范围内。青禾的小说创作渗透了现代意识和现代技巧,文化批判声彩溶烈。
论文关键词:文学评论 现代文学 小说 青禾
从1995年到1998年,青禾有12个中短篇小说问世,如《雪姨和她的女儿们》、《脑震荡》、《胜利进行曲》、《陷井》等。这些小说的故事无一例外地发生在半个世纪以来的漳州,也全部是50开外的青禾记忆阀限中的人和事。共和国的解放,“文革”、“知青”运动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在漳州的运进演绎,被青禾以“非官史”与民间角度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出来,提供给人们那些历史事件与现实的另一种图景和一种原生态的真实感受。这就是青禾的漳州系列小说。它在独特历史境遇和存在里,捕捉与描写了生命存在的动态性过程,展示了漳州这个小都市的人世沧桑,并从容从事着他的漳州文化批判。
小说中频频出现的“我”都是漳州人。“我”经历过,目击着漳州轮回演进的人世沧桑:“雪姨和她的女儿们”的人生“陷井”,“昨日阳光”、“初冬”的“阴谋”,“寻找出生地”时所听到的“胜利进行曲”。蝇营狗苟,卑琐顽劣,告别不了的凄凉。
这就是青禾的独特景观和独特价值。
作为一个都市小说家,青禾的艺术笔触始终没有离开生他育他的漳州——这个在现代文学史上出过林语堂、许地山、杨骚等知名作家的沿海小城。生于斯,长于斯,青禾是如此熟悉这个城市:街头巷尾、厝里宅第、东南西北、古今掌故,他往往如数家珍;南刹北桥、东屋西溪,他俱娓娓道来。他说,过去的漳州,是个山环水绕,河汊纵横,美丽如画的小城,进城下乡往往舟来船往,渔歌相对,蕉林掩映,木棉撑天。在他写的《杨骚传》里,杨骚的祖坟屋瓦,描绘得在目历历。在他的小说集《小城风流》、《春水微波》里,漳州有了近代变迁。在本文所讨论的青禾近期小说里,人、地、物、景、事,自然与当今的漳州息息相关。漳州,给了青禾创作生动鲜活的灵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人事的感悟和生命的沉思,是青禾的灵感源。本文所论的12个中短篇,不多,但我读了两年多,大概与此相关。它给人的是一种凝重的感觉。光是《福建文学》上《脑震荡》,读后一直打不起精神来。这倒不是因为小说本身激不起我的兴趣、兴味,恰恰是因为小说里写的人和事,让我这个西北人惧怕:漳州人真的如林生和苏家姐妹那样活着?卑卑琐琐,委委葸葸,累不累,烦不烦?那样活着个啥味?后来读《陷井》,读《胜利进行曲》我同样有这种感觉:当下漳州这个城市,留给人们的生存空间实在有限,那台湾来故乡漳州的黄有明,不就一步步落人了陷井,作了真正的“台湾阿舅”?对人生来讲,胜利是什么?是放弃人的神圣性和挖空自我?“赢者是没法抛掉自己手中所有牌的人”?
我的惧怕却正是青禾的魅力所在:青禾正是忠实于自己的人生感受和体验,牢牢地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反映出变革时代漳州这个沿海小都市人的情感方式与“生活命运和世相风景”。默默地表达着自己对社会人生的参悟与理解。
在青禾的视野里。漳州这个原来美丽神奇的沿海小都市的人,异化着。现在变得不可恩议了。在权、钱双重外力控制、浸蚀下。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情感的交流。变得极端困难。个体语言行为具有强烈的内在功利性,语言行为不再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成为一种表演。成为掩饰其真情和本意的基本手段,交流的障碍,说者要谨慎小心地说出。听者要费尽心思地来揣摸,猜测。《昨日阳光》里。祁红和维力夫妻的隔漠对话、性爱中的答非所问。华西和妻子的言语障碍。都表明语言成了交流的屏帐,掩饰真情和本意的非常手段。而对徐步周和他的小保姆来说。语言对于他们毫无用处。暗示性的表情和一个眼神、手势就够了。语言交流很可能暴露他们的私情。青禾笔下的漳州人颇有世纪末后现代味,人活在语言的游戏里,虚伪成了存在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