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1)(2)

2013-10-18 01:09
导读:那么,什么是决定、命令、指示呢?根据2000年新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9条的规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

那么,什么是决定、命令、指示呢?根据2000年新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9条的规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命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指示在现行的公文形式中已经不存在了,根据1993年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指示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但是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否仅限于决定、命令、指示。这三种形式虽然是宪法和法律上明定的,但从现实来看,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要更多。2000年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9条共列举了13种公文形式,除了命令(令)、决定之外,还有11种,分别是: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经过多次修订,所以,一些公文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比如指示,但不排除这些“曾经”的公文种类仍然延续其效力,所以,这些曾经的公文种类仍有研究的价值,也应被划入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列。(三)司法机关的规范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非针对个案的司法解释。这种司法解释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81年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中授予的。该《决议》的第2条规定,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将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为“解释、规定、批复”三种。其中,解释是指如何应用某一法律或某一类案件、某一类问题如何适用法律所作的规定。例如2001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是指对审判工作提出的规范、意见,例如2000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批复是对于高级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就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请示所作的答复,例如2000年7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问题的批复》。在这三种司法解释中,除了批复是针对个案审理的之外,解释和规定都是普遍适用的,解释和规定的差别在于,解释是围绕法律理解和法律适用问题的,而规定则是针对审判工作的,规定更加类似于美、日等国法院的内部规则,比如日本宪法第77条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就诉讼程序、律师、法院内部规章以及司法事务处理等事项制定规则。[4]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对此,笔者认为,(1)批复更加接近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中授予司法解释权的本意。因为批复的个案性质和法律适用的范围限制,能够更好地协调立法权与司法解释权之间的冲突,更好地使法院恪守“法制定”与“法适用”的界限。(2)实践证明,解释的普遍性和超越个案的对法律的体系性理解,很容易造成对立法权的侵犯,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尽量少用,甚至放弃这种方式。即使在当前还无法完全废除这种普遍性解释的情况下,也不应当承认这种解释的立法属性。可以采用将这种解释的规范对象限于下级法院,也就是将其效力限于法院系统内部的方式,认为这种解释只是一种不具有立法属性的规范性文件。(3)对于规定,此时作为制定者的最高人民法院已经是作为一种实质意义上的行政机关,即是一种司法行政权行使的体现,所以规定的效力只限于法院系统内部,类似于行政规则。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司法解释中除了个案批复之外,其他的解释和规定都属于非立法性质的规范性文件的性质。
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范围
上一篇:探析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中的政策失败(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