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学校是社会人才的“加工厂”,所有的人将通过学校走向社会。人的一生,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有14至18年左右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因此,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道德水准紧密相连,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如下要求。
第一,要大大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前三个支柱的主要表现形式,四个支柱都与诚信相关。人类进人信息社会和高科技时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任何一个个体要单独完成某项任务是困难的,必须学会与人合作,这就要求个体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诚信。美国管理学者对诚信的理解是“信任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第一,信任者愿意处于一种脆弱地位,这种地位有可能导致被信任者伤害自己。第二,信任者对被信任者抱有正面的期待,认为被信任者不会伤害自己”。那么,人们凭什么相信你呢?知识、才能、品德?司马迁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而“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们不期望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圣人”,但至少应培养绝大多数的“君子”,不培养“小人”,更不能出现“愚人”。广东省某市检察机关查处了一批执业律师行贿的案件,涉案律师有23人,涉及到省属、市属等18家律师事务所。行贿律师的特点是:年纪轻(30多岁的有19人),学历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19个,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而且大部分是法律专业毕业的,且是当前律师行业的骨干,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是进行法律教育的问题。因此,学校教育首先应该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学会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次才是教给学生知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