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能力的基点;知识;点知识的串接;理论联系实际;渗透
【论文摘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行“点、串、联、渗”的教学模式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抓能力的基点即知识点:首先理清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其次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最后是释疑点,明晰易错点;二是搞好知识的串接,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建筑工人“搭框架”的教学本领;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充实丰富教材,做到与时俱进;四是跨学科的渗秀,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堂教学问题日益凸出。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我们的教师转变观念,更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践行新课程理念,从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在高中教学第一线,在长期的政治课教学中,逐步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实行“点、串、渗”的教学模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教育界同仁的一致好评。那么,什么是“点、申、联、渗”教学模式呢?
一、点—所谓的“点”能力的基点.知识点
教育部考试中心明确指出,综合能力测试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蓦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管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的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但能力的载体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这个基点;同时,国家教育部颁布《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可见基础知识点的讲解是多么重要。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应坚持以课程标准为纲,以高考考试说明为线,分析教学知识点时,应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着力为学生打造能力提升的平台。首先,要理清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从识记、理解、运用等不同的层次上明确知识传授的具体要求。其次,要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思想实际,运用深入浅出,具体形象,层层剖析的方法来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最后,释疑点,明晰易错点。即引导学生质疑,又必须善于释疑:根据教学反馈,明晰知识易错点,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实效。在高二哲学“联系的普遍性”一框的教学中.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首先要求学生预习找出联系的哲学概念、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抓住知识点,掌握联系的方法论意义;然后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的知识点,重点分析了联系的含义结合实例说明联系的方法论意义;最后在联系的客观性上下功夫,通过结合跨世纪的四大工程来剖析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二、串—知识点的串接
自1999年开始,(考试说明》中新增了一条能力要求掌握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因此,突破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整合考查是文综测试的又一重要特点。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就应该像建筑工人那样搭建建筑框架,搞好知识的串接,使学生明确每一堂课的学习都是他们知识构建中的一门一窗,一砖一瓦;教师应是“建筑工人中的设计师和领路人,也只有师生合力,才能构建知识的大厦。在知识传授中,教师就该扮演一个“客申”的角色,不仅要把一堂课的知识申接起来,而且要把所学的知识搭建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每当授完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册时,都要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和申接,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在讲高三政治常识总结时,让学生谈谈高三政治常识的知识点是怎样贯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国家制度为核心,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双百”的教学理念,即每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每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这样有利地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不同知识点之间嫁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