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既是社会的一员,又是家庭的一员,出了学校后还将从事某种职业。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强化对大学生进行“三种道德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从书本定义上讲?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和规范总和。但是?道德不是一层不变的单一概念。因为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的社会生活已经衍变成了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三大领域。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也就相继产生了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这三种道德规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分别简述之。
1.大学生应具备最基本的社会公道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广泛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马克思称社会公德是“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综合指标?也是社会道德的支柱?极大地有利于培养高等学校“四有”新人。换言之.社会公德既具有共同性、群众性?又具有时代性、历史传承性。
客观地讲?在今天?多数大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公德。例如?在图书馆自习时大多数学生懂得安静、不防碍他人正常学习?懂得爱护图书资料;在食堂用餐时?懂得依次排队、礼让师长;在考试时?反对弄虚作假、企图舞弊过关?提倡公平竞争;在社会生活中是非分明、敢于和歪风邪气做斗争……这些现象令人欣慰。但在另一方面?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也有极少数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公德。如?在考试时寻找“枪手”。在公共场合言行古怪?甚至违法乱纪?极大地败坏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形象。如果我们不能对上述现象果断做出科学对策?将使社会对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认同感下降?后果堪优。
2.大学生有必要接受一定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初步的职业道德意识
大学生虽然还没出社会.似乎还谈不上什么职业道德?但是?大学生很快会进人社会而融人某一职业中?我们高校完全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宏观的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目的是培养他们初步的Y,业道德意识?明白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当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人社会后自觉地按职业道德行事。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以及职业作风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凡是走上工作岗位的公民?都将面临职业道德的约束。只有遵守职业道德?才能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才能使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从而带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高校学生总会步人社会?因此职业道德建设十分必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其意义在于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为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要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社会活动?以从中培养其职业道德意识。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发现?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职务或从事过社团活动的大学生?他们在就业后所显现的职业道德素质一般较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