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概述(6)

2015-01-20 01:44
导读:③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院出版社,1987年。 ⑤孙艳魁:《苦难的

③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院出版社,1987年。
⑤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⑥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⑦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5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载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⑧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人口研究》1991年第1期;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史学月刊》1994年第3期: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江汉论坛》2000年12期。

脱离物质生产资料沦为流民的事实;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①,考察了近代山西流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②,认为河北流民的成因主要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繁重的封建剥削、严重的人口压力与阶级分化、频仍的灾害、战乱及匪患;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③,以淮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激励”。
流民流向,不外乎从农村到农村的横向流动、从农村到城市的向心流动。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④,认为流民流人农村劳动力市场,强化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异质”;他的《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以文化学的独特视角为切人点,对淮北流民流向江南引发的土客冲突进行深层次探究,揭示出土客冲突的文化意蕴;另篇文章《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则对流民“向心”运动的轨迹、动机、特征及所从事的职业等进行了深入探究;而其《中国“民工潮”的考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⑤,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探索“民工潮”的历史渊源以及向心运动中的女性流民,引起学界的关注;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⑥,认为流民构成我国产业后备军的主体,由于流民浪潮在劳动力市场上沉淀下大量的失业、待业劳动者,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调;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⑦,对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后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流民的影响多元复杂,如何进行调节与控制,值得探究。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化取向述论》⑧,考察了农村工业化取向对解决流民问题的实际效用,认为这条路虽然在近代中国没能走通,但却为当代中国乡镇工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其时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⑨,就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慈善救济机关、个人及社会团体对河北流民问题采取的多项整治措施进行论述。
与流民问题相关的是农民“离村”问题。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⑩,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分布的考察,指出农民离村的普遍性,并就离村现象的特点、原因、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农民离村的特点是农民主要流向城市,但这种流人却与城市工商业凋敝同时发生,因而逃亡色彩浓,其原因则有农业危机加深、繁重的苛捐杂税、连年的战乱及频繁的灾荒,农民离村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给近代城市带来社会问题;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⑾,以1927—1937年为中心,对近代农民离土情况
————————————————
上一篇:知识分子伦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