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人员 劳动价值形态 功能特点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施政工作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其固有的劳动形态、价值形态、行为特点与规律,对于建设廉洁、高效、自律的政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施政主体的劳动要素不健全和结构搭配不合理而产生的低效、负效情况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对劳动效果评价不准和判断失误而导致施政活动进人无谓重复、恶性循环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形态和效果形态加以深人研究。
一、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形态
人类劳动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的存在形态,即潜在形态的劳动、流动形态的劳动和凝结(物化)形态的劳动。行政弓彗谁里人员的劳动也不外乎这三种形态,只不过共性之外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罢了。
1.潜在形态的劳动。所谓潜在形态的劳动,是指行政管理人员自身所特有的施政劳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观察预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联络能力、疏导渗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参谋咨询能力、开拓进取能力、理论研究能力。
2.流动形态的劳动。行政管理人员在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进行工作时.潜在形态的劳动便转化为流动形态的劳动,具体表现为“读、谈、讲、写、做”五种形式:“读”是一种知识性劳动,既是劳动能力的输出,又是劳动能力的积累,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先学一步,不断更新、拓展、充实自己的知识,在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谈”是一种艺术性工作,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协商对话、家庭访问等形式,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化解各种矛盾,这是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讲”是一种职业性劳动,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宣讲、报告等形式不断地向群众宣传先进意识、科学知识和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措施,取得理想的施政效果;“写”是行政管理人员劳动不可或缺的一种文秘性劳动;“做”是一种事务性劳动,往往展示行政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榜样感召的力量。行政管理人员所进行的流动形态的劳动,虽说纷繁杂乱,但这是他们直接创造价值的重要一面。
3.凝结形态的劳动。流动劳动消耗的结果,便转化为凝结形态的劳动,或叫物化了的劳动。大体表现为人们认识能力的增强,思想觉悟的提高,精神面貌的改善,生产劳动积极性的焕发,政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以及由此派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加等等,这是施政工作的最终产品。衡量施政工作效果的大小,主要以行政管理人员的凝结形态的劳动为标志。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是一种具有特质的社会性劳动,有四个明显的特点,即政策性、抽象性、创造性、忘我性。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一种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忘我性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严以律己,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甘为人民的“儒子牛”精神,是行政管理人员最起码的职业要求。
二、行政管理人员劳动的价值形态
1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从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所影响的范围划分,执政效果可分为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全社会受益的施政效果,叫宏观效果。某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行业受益的执政效果叫微观效果。宏观施政效果包含微观效果,微观施政效果量的积累构成宏观效果。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微观施政效果的大量积累,形成社会性的宏观效果。在某种情势下,要获得较大的宏观施政效果,往往要牺牲某些单位和部门的既得利益,暂时影响该单位的和部门的微观施政效果。这就要求该单位、该部门的同志顾全大局,努力工作,决不能把谋取本单位的微观施政效果建立在损害全社会的宏观效果之上。
2.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按某一层次行政系统的工作人员付出的一定劳动量,首先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施政效果:一是主体效果,即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施政实践积累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二是客体效果,即通过有效施政激发了工作对象的生产积极性,给本单位带来了效益,我们把某一层次行政系统所获得主体效果与客体效果之和称为直接施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