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

2015-08-11 01:17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以人为本;人力资本理论;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以人为本;人力资本理论;科学发展观

  论文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批判的是“以物为本”的价值理论,突出的是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批判的是“以物为本”的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突出的是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科学上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发展而来的。斯密在创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时,系统地阐发了劳动价值论。斯密的理论体系关注的是如何才能增加“国民财富”,而这种财富主要指的是物质产品。出于对增加物质产品生产的关心,也出于在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斯密把劳动看成是一国国民消费的一切产品的源泉。斯密的学说表明,劳动价值论从其产生那天起,就是一种世界观和社会哲学的体现,这种世界观和社会哲学认定人和人的劳动是人类社会繁荣昌盛的惟一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以人为本” 的价值理论,对人本身始终有着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和具体的实践关怀,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根本价值不仅仅在于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生存与发展等问题提供一种真理性规定,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和批判,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反人性、反人道的现象的关注,并借助“应当怎样”的价值理性和“必然怎样”的历史理性对“实然怎样”的实证理性进行批判和变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拓展新的历史空间。

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物”本经济学,即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价值理论,也是一种“物”本价值理论。不仅价值的实体是物,而且创造价值的也是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强调经济是人的经济,没有人就没有经济活动,也就没有经济范畴与经济学。由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强调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惟一源泉。而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正是在批判资产阶级“以物为本”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历史是人民自己创造的,科学的历史观必须“以人为本”,而且“以人为本”不仅仅是手段,它首先是目的。这就是“以人为本”作为历史观的根本原则的依据,这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的这种“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充分地反映在他的劳动价值理论中。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出,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的本质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如果把体现在商品中的人和人的关系,颠倒地仅仅看成是物和物的关系,见物不见人,这就是商品拜物教。所以,人和物的颠倒是产生商品拜物教的根本原因。这样,马克思通过分析批判资产阶级“以物为本”的价值理论,从而反映出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这一最根本的特点。

透过商品的物的表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经济关系,正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之处。列宁曾经说过,“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商品)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是一种透过物与物关系的表象而揭示出人与人关系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突出的是人的主体性

上一篇:班级文化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与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