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商品本质
科学技术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技与经济日益紧密结合的时代条件下,越来越表现出其商品属性。因为,生产科学技术的劳动也具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二重性质。一方面,作为具体劳动,它生产出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科学技术,如牛顿力学的创立、新型蒸汽机的设计方案、新的金属冶炼技术的发明、新材料的制造工艺等等,这些科学理论体系或新技术、新发明,是通过不同人的不同的具体劳动创建或生产的,它们也分别在不同的社会生产领域表现 出不同的具体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投人到这些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中去的劳动,也是作为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在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中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价值属性的印记。在人类历史上,当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最初时期就引发了人类生产资料的革命性变革,即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兴起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力的空前迅猛地发展。对此,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所以,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另一方面,发明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