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劳动价值论与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2016-04-20 01:05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论劳动价值论与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

  论文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紊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本文首先概括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其次分析了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关系;接着指出了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紊分配并不矛质,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这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由于劳动创造价值,所以商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劳动量的多少,而劳动量只能用劳动时间来衡量,同时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的长短与当时的生产条件和劳动熟练程度密不可分,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其中心思想是活劳动决定、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劳动价值论与我国现行分配制度中的按劳分配为主体

马克思正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出发点来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得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科学结论的。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工人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因此工人应成为价值的享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却无偿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制度,无产阶级应推翻其统治。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最终结果应该是价值的创造者成为价值的享用者,剩余产品最终满足它的创造者的需要,真正实现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制度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奠定了制度基础。生产决定分配,“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同样,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要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所谓按劳分配(亦称按劳取酬)是指按照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所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劳动收入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劳动产品分配关系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井洞所有,劳动者不为那些生产资料的私有者据为己有,而是属于全体劳动者所有,并在劳动者内部按照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分配。因此,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范围内,消灭了小部分人凭借他们掌握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广大劳动者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制度,为实行按劳分配建立了前提,按劳分配是同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特性和要求。

其次,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论在经济、道德还是精神方面,旧社会的痕迹都可能完全摆脱,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还依然存在,因而劳动者相社会提供的劳动也有明显的差别。有些人能够向社会提供质量较高的复杂劳动。有些人只能从事比较简单劳动。同时,在现阶段,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劳动者不同等的工作能力、便成为一种“天然特权”,如果在分配个人消费品的时候,不承认这种“天然特权”,不考虑劳动者劳动差别,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就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只有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孟,承认各个劳动者的劳动存在着差别,并把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同他可能获得的消费品的数量联系起来,实行按劳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上一篇:试析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社会中的教育功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