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高科技条件下的劳动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2016-05-01 01:04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析高科技条件下的劳动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论文关健词:知识创断活动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论文摘

论文关健词:知识创断活动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论文摘要:高科技条件下创造价值的源泉仍然是劳动者的括劳动,其中,劳动者的知识创新活动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价值创造的活劳动,它在创造价值的活劳动中居于主体地位。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分配应以劳动者的知识创新活动为中心,建立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分配导向体系。

一、商科技条件下劳动价值创造源泉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不少企业出现了自动化的生产方式,许多知识型企业甚至出现了“无人车间”、“无人工厂”。这些大量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的企业,在劳动耗费大量减少的情况下生产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得到反复印证。世界各国在市场上的竞争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1996年经合组织提出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强调了知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把对知识技术内生化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这一背景下,不少学者对“知识能否创造价值”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认为需要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义重新认识,应对马克思在19世纪提出的某些观点进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演绎和发展。有人甚至提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含有先进技术的物化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应以“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如西方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就曾说过,“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初期,必须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里夫金认为,“文明从一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劳动的概念而构成的。现在人类在其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将人类劳动从生产过程中完全抹去。智能机器正在无数的工作岗位上代替人的劳动,迫使成百万的蓝领和白领工人加人失业者的行列。柯里等人也认为,知识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与作为过程的资本的其他各种类型‘并驾齐驱’的,并且或许甚至能改变后者”,“知识二价值”。马克思选择劳动作为价值的基础既非错误也非任意,甚至没有历史局限性。但我们没有理由不能确定(并强调)知识是价值的另一决定因素。这类观点也深深地影响了俄国的学术界。例如,谷书堂等人提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同样创造价值。

对此,我们以为对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进行深人分析和正确认识,加深知识经济条件下对劳动价值论的正确认识,是保证本质上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对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特点做出科学阐释的保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是马克思在批判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科学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劳动则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商品价值的实体是劳动。作为质的规定性,商品的价值由抽象劳动凝结而成;作为量的规定性,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实际上是按照商品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劳动者的活劳动。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分析,我们认为价值源泉具有唯一性,即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物化劳动本身不能荡造价值。根据生产技术大量应用于商品生产过程中就推出科学技术也是价值的源泉的判断是错误的。实际上,劳动价值论同自动设备大量使用并不矛盾。现代高科技劳动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创造性的活劳动。高科技劳动作为高智能的劳动被利用到直接生产过程,它不仅可以把自身的价值生产出来,而且同活劳动一样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价值。这种创造性的活劳动通过各种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形态表现出来,它既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有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具体包括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劳动,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劳动和掌握现代高新科技的现代服务劳动。这些劳动的具体形式都反映了高科技条件下价值创造的源泉是掌握现代高新科技知识的劳动力的创造性的活劳动这一本质属性,而不是高科技生产要素本身。

上一篇:浅谈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富创造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