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本地人受惠于开放政策,他们不用面对外来人口创业之初的艰难局面,富裕的生活使很多人失去了生活的坐标,养成了坐享其成的惰性心理,较低的文化素质也决定了他们没有预见城市飞速发展对他们的冲击,于是很多家庭没有人工作,打麻将和饮茶耗费了他们的主要时光。经过20年的发展,当初政府的地价补偿已经用得差不多,子女长大成家分割了家庭财产,对集体分红的过分依赖和集体经济的下滑使相当一部分本地人在经济上慢慢在走向贫困化。相当一部分本地青年躺在集体分红的梦想中放弃了读书和个人的努力,甚至出现了一大批“‘四不”青年。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本地人在经济上的优势正逐步丧失,没有知识、没有很好的教育背景使他们越来越少有机会进人政府各级管理阶层,在深圳社会的高速发展中他们在逐步走向边缘,包括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但让他们融进移民为主体的社会,向移民那样敢为天下先,大部分村民既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也没有这种生存的压力和素质,固守原有文化,不得不接受外来文化是他们的生存状态。
(二)户籍移民群体
户籍移民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受过良好教育的各类人才,较高的教育程度是他们进人深圳的资本。“学历”是深圳最主要的准人条件,如1993年深发31号文件“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干部调配的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调配干部必须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到1994年深人发1994年6号文件进一步提高了对调人人员的要求,规定“调人干部的文化素质要求,主要是具有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于具有大专、中专学历的人员,要从严控制。对于‘五大’毕业生,除具有特殊专业的,一般不予调人”。对于引进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如2001年1一11月引进的23 500多人中90%以上具有本科学历,其中仅TI'业就有5 000多人,占本年全国IT专业毕业生的10% 。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