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诚信;行为准则;文化整合
论文摘要: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契约化社会的游戏规则是适应WTO要求的文化平台。深圳人口的高速膨胀,复杂的人口来源以及人口的“三元结构”等特征形成了阶层之间、群体之间乃至移民之间的心理隔阂与冲突,在城市文化的整合中,按照全球一体化的需要规范市民社会的行为准则尤为重要。
世界贸易组织之所以能够运行,并得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认可,是因为它有一整套建立在公平与自由基础上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人世后,获得了在世界贸易中平等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着必须遵守游戏规则的义务,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考验是如何在法律和行为准则上与国际接轨。法律的接轨已经并正在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游戏规则是软环境,是在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在人们的思想中建立起一套适合全球化、一体化的行为准则,其核心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化”社会的行为准则。只有当人们理解了契约的价值,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中人与人的行为才是可以预见的,社会才能有序。走向契约化社会是人世后对社会环境的基本要求。
深圳目前市民社会的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规则失范”的状态。倡导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化社会游戏规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深圳以新的思想和观念赢得国人的瞩目,很多投奔这里的年轻人为了打破内地传统习俗的束缚而来深圳寻求新的发展。深圳也确实以其开放的心态,包容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文化,形成了深圳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中的百花齐放的局面。本人在2000年所做的“深圳移民生活状况”调查显示,移民在深圳做事,有60. 3%的人会完全按照自己的行为原则。他们的行为完全是个性化的,既摆脱了原来生活环境文化的约束,又不受深圳习俗的影响,这就使社会缺少了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口来源过于复杂,人口“三元结构”特征等使深圳面临着群体隔阂及文化整合的困境。
一、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带来的问题
没有哪个城市像深圳这样人口飞速增长,根据深圳市统计局1982年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当时深圳总人口35. 19万人;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166. 74万,比第三次人口普查增加了131. 55万人,增长3. 74倍,平均每年递增21.5% a 1985一1990年的5年间,深圳户籍人口迁人105. 72万人。2000年11月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点人口已经超过700万,非户籍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2. 67%。
人口的快速膨胀使深圳一直处于接纳、安顿新移民的状态,如何将带着不同口音、怀着不同目的而来的新移民在文化上整合起来,形成移民认可的深圳特有的文化,一直困扰着深圳的文化工作者。移民之间在心理上具有天然的隔阂,语言的差异、文化习俗的差别以及复杂的来源地,使很多人在深圳不敢相信别人,不知道你面对的人昨天怎么样,明天又会在哪里。由于缺少对彼此过去的了解,人际交往无法预期未来,于是每个人都尽量保护自己不受欺骗,缺乏信任是移民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稳定的沟通与交流,才能逐渐消除移民间的隔阂,而深圳人口的‘“三元结构”的特点加剧了在深圳游戏规则中建立“‘诚信”意识的难度。
二、人口的“三元结构”带来的问题
深圳人口是由“‘本地人、户籍移民、非户籍人口”3部分构成,这3部分人在居住区域、职业分布、生活方式、语言习俗等各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别,加大了文化整合的困难。
(一)本地人群体
本地人主要居住在原来的‘“村”中,经济来源主要是房屋出租、股份公司分红、工作收人或经营等几个方面,特区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他们以往的农耕、捕渔的生活方式,但他们仍保持着原有的村民生活的习惯,交往也主要是在原村民中进行。尽管每个村、甚至每个村民家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租住房客(这些房客绝大部分是非户籍的中等打工者、个体经营者等),但他们与房客的交往仅限于收房租。即使居住在同一栋楼,往往也会将自家居住的区域与出租的区域严格分开,有些村则把村民居住的区域与出租房的区域分开。村民在语言上以客家话和广东话为主。他们的行为方式主要是遵守传统的广府、客家文化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