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三,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对当今全球化时代的观照。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问题凸显,网络的普及导致强势国家、民族与政治团体之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辐射效用剧增。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弱势的国家与民族,一方面必须主动实行对外开放,以积极应对全球化之大潮,从而通过跨越式的发展来赶超现代化的先发国家;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的全球化中被‘边缘化’,沦为大国的附庸,并导致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我们需要拒斥的“被边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而且也体现在文化上。不难看出,近代以来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外生型国家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所面临的两难抉择,在现时代并没有终结的迹象。对于中国而言,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很大程度上正是在拒斥中国半边缘化即半殖民地化与“衰败化”的革命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现时代,中国已成功地阻断了其近代以来被边缘化的进程,由被动卷人现代化浪潮向主动进行现代化建设转变。这一进程中,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所表现出的对西方文化批判吸收的开放态度,应成为我们正确对待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价值导向。因此,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对于我们正确面对当今社会文化现实是有借鉴意义的。对当今社会的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封建文化、消费文化等,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批判态度。
二、偏差与局限
马克思曾经引用过黑格尔的深刻论述:“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这是说人们在既定的时代条件下创造历史,但始终无法规定历史的内在矛盾,人们的主观意愿并不总是与客观结果成正比。黑格尔公正地指出:“一个‘世界历史个人’不会那样有节制地去愿望这样那样事情,他不会有许多顾虑。他毫无顾虑地专心致力于‘一个目的’。他们可以不很重视其他伟大的、甚或神圣的利益。这种行为当然要招来道德上的非难。但是这样魁梧的身材,在他迈步前进的途中,不免要践踏许多无辜的花草,蹂踊好些东西。毛泽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悲剧中,导演了气壮山河的历史喜剧,却又在社会主义的历史喜剧中,导演了‘史无前例’的民族悲剧。“我们今天的研究应当是理性的、严肃的,因而就不能不直面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的偏差与局限。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