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析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

2016-06-21 01:03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析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论文关键词: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当代价值;宪政武器

  论文关键词: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当代价值;宪政武器缺失;阶级分析泛化;批判方式失当

  论文摘要:文化批判是毛泽东考察中国社会的基本方法,文化批判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毛泽东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批判精神值得我们借鉴;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所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当代意义;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对当今全球化时代的观照启迪我们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的局限有:宪政武器的缺失;阶级分析的泛化;批判方式的失当。

文化批判是毛泽东考察中国社会的基本方法,文化批判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产生、形成于战争年代,而当代中国所处时代最典型、最突出的特征是和平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但综观中国近现代历史,可以看出,后一个时代正是前一个时代历史演绎的必然结果,前一个时代是后一个时代的逻辑奠基。因此,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毛泽东思想连接了这样两个前后具有逻辑与历史关联的时代。这就是说,虽然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孕育萌芽和形成成熟的时代已成为逝去的历史,但历史的印迹还散发着新鲜的气息。正如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朗西斯·马尔赫恩所说:“过去是现在的前历史,作为传统,它本身又是现在这个舞台上的演员;没有历史的理解,我们既无法解释现在,也无法评价现在提供给我们的种种选择。这也是我们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的基本立足点。

  一、当代价值

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的科学性决定了其当代价值。评价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的当代价值,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反映时代的要求,立足中国的实际,其标准应当是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与当今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契合的程度,特别是其满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

首先,我们应受到启发的是毛泽东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批判的精神。

任何科学理论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同时它又能超越时代。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是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土壤里播种、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疾风骤雨中孕育的。在当代社会,其批判的某些具体对象,可能已不存在或发生了较大改变,毛泽东对它们的某些具体的批判内容或许已经不能适合时代的需要,但是,对现实始终保持敏锐洞察、清醒审视和深刻批判的精神是具有当代性的。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涵盖了三个维度,即对现实事物的批判;对将来的未生成的可能性疆域的批判;对主体自身理论和实践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觉醒。这三个维度使得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由于不断关注和考问人的存在方式而获得其当代性。毛泽东的文化批判不仅指向旧的文化势力,而且他还对自身一一新文化模式的主体进行了无情地剖析与批判。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身弱点的批判,对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进行着清醒的审视,这种审视最早的理论表达《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以及后来整顿“三风”的运动,无不给我们以警示,清醒地认识自身并且勇于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自己,这是我们面对新的时代必须具备的品质。

其次,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所蕴含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仍具有当代意义。

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中关于新文化实现的手段、道路、动力、对象等问题的论述,随着时代的变换,已成为存留于历史的珍贵遗产。但我们如果透过这个具体事实去探寻它背后的方法论基础,就会发现毛泽东所用的是从部分质变人手达到、促成整体质变的方法。今天我们回过头去审视从1927年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可以看出,从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正是中国新文化重建的基本手段和基本路径。毛泽东的具体思路是,在当时旧的文化势力强大的中国,整齐划一地使新文化在“一个清早”就完全取代旧文化的变革,是不可能成功的,这已被实践证明了。那么,只有首先建立起一块或几块新的文化区域即红色区域,保护它、发展它,这是未来新中国的原始细胞,经过艰苦努力,就会出现更多的小块红色区域,星星之火,最后将发展为燎原之势,使全中国都变为新文化的区域,取得中国革命的整体胜利。这种思维方法在以后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中不断被继承,成为一种解决中国问题的基本思路。从邓小平著名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以及先在沿海城市搞改革开放试点,由这些试点一步步推进到西部开发,到建设和谐社会,这些方针的制定,都是对毛泽东以点到面、由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的方法的继承和发扬。

上一篇:分析老舍“文化批判”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