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中学 德育管理 体制 规划
论文摘要:完善现行的中学德育管理体制应首先考虑体制的运行环境,统一认识是前提:把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建与校长负责制的实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规划学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关键;明确党政的德育职责;德育管理模式要注重实效,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大胆改革和创新。
1.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前提
正确理解了“新体制”的基本内涵,统一认识,是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前提。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基本内涵应包括:(t)学校党支部规划部署。所谓部署,即安排、布置。学校党支部要研究有关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文件法规,从总体上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出规划。这就意味着,学校党支部对德育的领导方式要从“直接实施德育”转向“宏观规划德育实施”0(2)校长统一领导与全面负责德育的实施工作。“校长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实施德育是校长不容推卸的责任,不做或做得不好都是失职。权、责是统一的,既然明确了校长对德育工作的责任,就要赋予校长相应的权力。从隶属关系上看,共青团是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少先队则是在学校共青团的领导下开展活动。至于学生会则是在学校党组织、行政和上级学联领导下,在共青团的帮助下开展活动,主要是由学校党组织具体指导。但这并不表示共青团、少先队可以不受学校行政的领导,相反,团队工作如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也必须取得行政系统的支持与指导。
2.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关键
把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建立与校长负责制的实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规划学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关键。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它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①因此,在学校整个管理体制改革中,学校领导体制的改革居于核心地位。校长负责制决定着德育管理新体制:而德育管理新体制作为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方面,是校长负责制在德育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不能违反或超越于校长负责制。确立校长在德育实施中的领导地位与负责作用,正是校长负责制的内在要求。
3.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基本保证
明确党政的德育职责,理顺两者关系,是建立健全中学德育管理新体制的基本保证。建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有人担心会削弱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甚至对学校的领导。如何理解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其中最根本的是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领导,而不是行政指挥,更不是什么都管。党的领导是个总体概念,党对学校的领导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的。例如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是由党中央制定的;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教材以至各种重要的规章制度、工作条例,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对学校的领导。是否加强了党的领导,归根结底要以是否能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标准。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