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精神分析理论与中国现代历史小说(2)

2016-07-14 01:00
导读:在历史小说文体上的创新求变意识使施蛰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切人历史的角度和言说历史的独特方式。当他将正盛行于中国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英国

在历史小说文体上的创新求变意识使施蛰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切人历史的角度和言说历史的独特方式。当他将正盛行于中国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英国心理学家蔼理斯的性心理学引人历史小说时,他的创作就完全打破了中国传统历史小说一成不变的叙事模式和情节结构,为现代历史小说在审美形态上增加了新的样式,为现代历史小说突破传统栓桔提供了新的途径。他的历史小说以心理化的叙述模式代替了情节化的叙述套路,独出机抒,将笔触深人历史人物的潜意识领域,揭示人物最具个人性的、隐秘不露的性心理,并以此探索情欲与理性冲突下人的悲剧命运。他在自述创作历史小说的目的与方法时说:“虽然它们同样是以古事为题材的作品,但在描写的方法和目的上,这四篇却并不完全相同了。《鸿摩罗什》是写道和爱的冲突,《将军的头》却写种族和爱的冲突。至于《石秀》一篇,我是只用力在描写一种性欲心理,而最后的《阿槛公主》,则目的只是简单地在于把一个美丽的故事复活在我们眼前。’,阴可见,施蛰存创作这些历史小说的目的“是想在这旧故事中发掘出一点人性”。网当他以此为目标进行历史书写时,历史只是一个框架,甚至只是一种背景,而小说的主旨则转向对人性深处潜意识层面的发掘和展现。因此,当施蛰存另辟蹊径,借用精神分析理论和性心理学说,并自觉融会施尼志勒心理分析小说的影响,网从历史中选择有利于实现自己创作意图的人物和事件,将其放置在精神分析理论的显微镜下探幽烛微,把历史人物的心理动机与潜意识活动推到前台,展露在现代意识和艺术的聚光灯下,肯定和呼唤生命的本真状态和本能力量,呈现历史人物心理世界中非理性的一面,让人物在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中发出自己感性的声音时,他已经开辟了在历史书写中融人意识活动和精神存在的新境界,拓展了历史小说表现人类心灵的新空间,使小说成为客观材料与主体心灵碰撞后的精神果实,从而实现了用心理学透视法重塑人性构成,用现代性心理理论重释历史故事的目的,体现出难得的文体实验勇气和颇具先锋性、前卫性的艺术追求。

  二

施蛰存的历史小说是以非理性的个人感受和潜意识活动为核心的诗,也是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哲理思考。在《鸿摩罗什》中,作家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方法,对人物的幻觉、遐想、白日梦进行展示和分析,层层剖析人物隐在的潜意识活动,鞭辟人里,纤毫毕现。小说从鸿摩罗什携妻子去秦国的途中写起,开篇就由鸿摩罗什的长篇自由联想交代了主要人物的出身经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拉开了主人公内心斗争的帷幕。作为道行高深的僧人,他潜心修行十年,获得了经典妙谛,但却无法逃避情欲的诱惑,无法做到五蕴皆空、情缘断绝。对圣洁、美丽、真诚的表妹的爱使他不顾戒律而娶妻,并不畏险途,携手跋涉万里。到达秦国后,妻子的去世曾使他内心得到片刻安宁,走上讲坛为僧尼和信徒讲经。但在讲经过程中,他却发现自己陷人了对艳媚的娟妓孟娇娘万般纠缠的情欲折磨中难以自拔,并最终接受国王的恩赐,投人了极像自己死去表妹的宫女的酥怀。但罗什内心对德行和信仰的向往与坚持并未泯灭,欲念与佛性不断形成尖锐冲突,有时欲望战胜佛性,有时戒律压倒性欲。于是,他白天讲经,夜里与宫女欢会。因长明灯芯的熄灭和失尽佛性而坠人尘世的罗什似乎就此彻底沉沦了。但小说在结尾处却以点睛之笔触目惊心地再现了处在精神炼狱中的罗什最后一次灵魂挣扎及其结局:罗什为了向众人显示德行之高,当众吞下一把铁针,正在吞咽时突然膘到了来看热闹的人群中的孟娇娘,此时一根铁针深深地刺人了他的舌头。在他寂灭火化之后,只有舌头没有焦朽。鸿摩罗什舌头的痛楚和不朽似乎在显示他只是凡夫俗子,对情欲的迷恋和肉体的满足使他难以实现功德圆满和灵魂升华,因而成为罪过和面向佛祖忏悔的见证;但又似乎显示着生命原色中强盛的情欲和鲜活的人性必将战胜佛性,成为宇宙和人世间万古长存的唯一实在,尽管其中夹杂着曾经屈服于世俗律法和游弋于道德信仰的耻辱。它似乎还是一个醒目的象征,永远警示和提醒人们:那些曾经升人最高精神境界的圣贤神人荣耀光环的背后永远是痛楚、罪过和耻辱。这痛楚、罪过和耻辱绝不仅仅属于鸿摩罗什和他的舌头,而是千百年来所有圣贤与俗夫、前人与后辈、男人与女人都为此不得不承担的难以摆脱的生命重负。这生命本能和情欲冲动与信仰、道德、理想、法律以及人间世俗风习之间的冲突将永远难以和解。于是,它所造成的痛苦与悖谬将在人间代代传递、永无止息。这种对生命存在终极价值和悖谬的深刻反思使《鸿摩罗什》的意蕴不同凡响,显示了施蛰存关注生存本体意义的思想深度。

上一篇:试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诚信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