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精神分析理论与中国现代历史小说(3)

2016-07-14 01:00
导读:施蛰存的历史小说还是关于爱欲与文明关系的巧妙寓言。如果说爱欲代表着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和自由天性,那么,宗教、信义、友谊、忠诚、使命等等则是

施蛰存的历史小说还是关于爱欲与文明关系的巧妙寓言。如果说爱欲代表着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和自由天性,那么,宗教、信义、友谊、忠诚、使命等等则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结果,是构成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最基本的价值要素。二者必然的冲突所造成的现代人的精神痛苦、心理变态、人格分裂,说明人类文明对人类自身本真人性的压抑和束缚,以及人性对这一压抑束缚力量的反弹和抗争将是人类永恒的悲剧。这一悲剧性主题不仅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历时久远、广为播散,在五四以后的中国新文学语境中尤其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1][2]下一页

上一篇:试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诚信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