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阿多诺、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的“存在"之思

2016-07-20 01:05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阿多诺、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的“存在"之思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论文关键词:文化批判 审美鸟托邦 终极关怀 论文摘要

论文关键词:文化批判 审美鸟托邦 终极关怀

论文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阿多诺、马尔库塞,从对现代资本主义全面异化分析入手,着重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化产业和强制性消费把人变为“单维人”,对人们的生存状况表示极大的担忧,进而提出他们的带有鸟托邦色彩的艺术理论,怀有“文化救赎”的使命感和终极关怀。

20世纪以来,大多数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抛弃了原先的“经济决定论”这种社会学理论,拓展了批评的视野,从对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文学艺术与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转向对社会、历史和文化(包括文学艺术)进行整体性研究,尤其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这种整体性研究更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研究方法对20世纪的文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其研究方法也大致如此。该学派以社会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社会批判理论”为武器,高举社会批判的旗帜,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全面异化作了深层次的尖锐批判,对20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新发展、特别是现代主义艺术作了理论上的总结、阐释和美学上的辩护、支持。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马尔库塞,虽然批判的切人点各有不同,但在批判现代社会否定人性、强调现代艺术具有反抗社会、拯救人性、解放人类之特殊职能上持一致性,均怀有“文化救赎”的使命感。

一、文化批判思想

阿多诺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生产(是一种文化产业或文化工业)状况作了全面而深人的分析后,对其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剖析。在《启蒙的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合著)一书中他对文化工业(文化产业)的含义作了这样的界定:“在其全部分支中,各种产品或多或少是根据计划制造 的。……凭借了当代的技术能力和经济上与行政上的集 中。……它强行将分隔了几千年的高雅艺术与低等艺术结合在一起。……因而,文化工业虽然无可否认地反思过它 所针对的成千上万的人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状况,但大众 却不是主要的,而是次要的,他们是被算计的对象,是机器 的附件。与文化工业要我们相信的不一样,消费者不是国 王,不是消费的主体,而是消费的客体。”川他把文化工业 的起源追溯到17世纪,认为那是以娱乐为手段旨在达到逃避现实生活和调节世俗心理的目的的产物,觉得纯粹的大众娱乐骗走了人们从事更有价值和更充实的活动的能量与潜力,正是这种文化工业,在现代大众媒介和日益精巧的技术效应的协同下,大量生产和复制千篇一律的东西来不断扩展和促进“波普文化”向度上的形式和情感体验的标准化,其结果是有效地助长了一种精于包装的意识形态,使人们更加适应于习惯性的统治,最终把个性无条件地沉浸在共性之中,从而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平面化,消费行为的时尚化和审美趣味的肤浅化。按阿多诺的看法,文化工业反映了商品拜物教的强化、交换价值的统治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优势。阿多诺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和交换的分析中受到灵感,把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和交换的分析延伸到了文化商品的领域,认为文化工业具有商品社会一切产业的基本特点,具有突出的拜物特性和拜物教作用。按文化工业生产的产品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交换或者在市场上销售而生产出来的,所以不是艺术品,不是为了满足真正的精神需要。文化工业及其产品以商业价值和“瞬间效应”为导向,其运作者和支持者往往“沉酒于一种玩世不恭的令人难堪的态度,仅为了达到愚弄消费者的目的而纵容生产文化垃圾,视艺术为一种唾手可得的、不负责任的娱乐活动。.} }tl不难看出,阿多诺之谓的文化工业是这样一种景况:其目的和动机就是获利,这决定了它的一切,包括内容、形式、技巧等,也像市场经济运作一样,产品也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 因此它的制作、交换和消费是相当的标准化和非个性化。这样的文化工业培养的是空虚、平庸和顺从,因为在其之 下,大众被迫,进而麻木,最后自觉地接受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现存的社会秩序。久而久之,大众的欣赏能力和批判能力便下降和退化,开始产生一种依赖性,从而自觉不自觉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保证了现存社会制度 的稳定。

上一篇:试析“信阳诗人方阵”: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