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析沈从文小说中“杀人”叙事的精神向度

2016-07-20 01:05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析沈从文小说中“杀人”叙事的精神向度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论文关键词:沈从文;杀人叙事;思想启蒙;文化批判

  论文关键词:沈从文;杀人叙事;思想启蒙;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沈从文有不少小说涉及杀人。尽管沈从文将杀人叙事控制得如此不动声色和若无其事,但仍可窥见其中所蕴涵的多重诉求:以展示当权者滥杀无辜的事实否定军阀政治;从剖析愚昧的国民精神状态切入,昭示实现人的现代化之必要;从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病症”入手,引发构建现代文化的热情。

以擅长描写田园牧歌著称的沈从文,也有不少小说涉及“杀人”。在《我的教育》、《黄昏》、《新与旧》、《菜园》、《巧秀与冬生》、《渔》等作品中,都有着大量令人触目惊心的有关杀人叙事,而更让人疑惑不解的是他的叙述风格。杀人,对大多中国现代作家特别是左翼作家而言,简直就是梦魔。他们面对种种血腥杀戮,总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热情与愤愈,或抒发对践踏生命权势集团的强烈憎恨,或宣泄对漠视生命、缺乏怜悯的看客现象的痛心疾首,充溢着义愤填膺,甚至“就欠跳下讲坛参加‘决战’的行列”。而沈从文笔下的杀人叙事,不仅被控制得“不动声色”,而且还能通过诗性观照,将其铺叙在读者面前,既少孤愤,也乏激越。于是,有论者认为沈从文杀人叙事的“独有的风格”,“怪异得甚至使人不能理解”,并由此得出其“思想空虚”的结论。那么,沈从文构建的杀人叙事话语果真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

  沈从文的大部分作品并不直接涉及政治,即便是涉及到了此类话题,也能将其“转换”成单纯的审美评价。比如《菜园》写当局杀XX党,但作者却是将审美观照的焦点对准了玉家主人的“林下风度”,而对死亡仅用淡笔轻轻掠过。

沈从文不愿意从社会变革这一角度来评价历史,是因为他对军阀政治有着本能的反感。沈从文幼年时就经常看处决犯人。湘西辛亥革命暴动的失败,又让他第一次看到了“人头如山,血流成河”的景象:道尹衙门口地上、鹿角上、辕门上无处不是布满肮脏血污的人头和一串串耳朵。目睹这些场景后,沈从文产生了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他们被砍,砍他们的人又为什么?心中许多疑问,回到家中问爸爸,爸爸只说这是‘造反打了败仗’,也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虽然心生怀疑又不得要领,但沈从文还是凭直觉感到:“用杀的方法不是一个聪明的处理国家的方法。沈从文参加湘西部队后,时常面对各种血腥杀戮的经历。随着沈从文写作生涯的开始,这种体验也逐渐内化为一种无意识记忆,并像恶魔般时常噬咬着他的灵魂。他在一篇讲述杀人故事作品的结尾处写到:“我老不安定……有些过去的事情永远咬着我的心,我说出来,你们却以为是个故事,没有人能够了解一个人生活里被这种上百个故事压住时,他用的是一种如何心情过日子。

沈从文描写杀人行为,不仅仅是借叙述的力量化解自己内心那欲罢不能的生命创伤,更重要的是,借此抨击、批判当时反动的当权者滥杀无辜的行为。“我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常见大规模的屠杀,特别是辛亥革命那段时间。这给我一个远久的影响—就是认为不应有战争,特别是屠杀,世界上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杀别一个人。……到了我能够用笔来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我就反映这个问题。沈从文最让人震撼的杀人叙事多为揭示当权者任意滥杀无辜百姓、草营人命的故事。如《我的教育》、《山道中》等作品都抨击了军阀滥杀无辜行为。《我的教育》中的军阀为收刮民脂民膏,经常借“清乡剿匪”之名,行敲诈屠戮百姓之实,把无辜百姓当土匪抓,再以莫须有之罪将其砍头。沈从文认为:军阀集团为争夺政治控制权而展开的屠杀,其实质只不过是当权者为了倾扎异己力量,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而已。最能表现沈从文这种观点的是那些近似于“历史寓言”的故事,如《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新与旧》。前者借湘西的“改土归流”事件,影射当时的湘西军阀为争夺湘西控制权而带给普通民众的血腥灾难。“大势力”人侵后,当地民众的生命就被政治新贵所控制。所以,那躲在山洞中不愿接纳新政权的七个野人自然难逃一死的命运。后者则通过两个不同时代杀人故事的比较,寄寓了虽然时代前进了,但“杀人”的历史仍在继续。上述作品在显性层面并没有道出谁是真正的杀人元凶,但在隐性层面无疑将矛头指向了军阀当权者。正是军阀们滥用权力、大开杀戒,才会造成大规模人间悲剧的发生。

上一篇:阿多诺、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的“存在"之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