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异化、物化与文化批判(2)

2016-07-25 01:05
导读:二、《历史与无产阶级意识》中的物化观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山鼻祖的卢卡奇在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建构了两大理论逻辑向度:“一是重新理解马

  二、《历史与无产阶级意识》中的物化观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山鼻祖的卢卡奇在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建构了两大理论逻辑向度:“一是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方法;二是批判资本主义。”物化概念正是承载着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逻辑向度。前面已经提到,在《手稿》中,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的描述:由于社会分工、交换的发展产生出的异化本身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必然的,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产品,人与劳动,人与人的异化却达到极致,因此必须加以批判,加以否定。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恰好契合了这一需要,对异化状态下的资本主义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从这一层面来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一种发展,是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对异化问题所做的更进一步的探索。

  在《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中,卢卡奇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为前提,运用物化理论来探讨商品拜物教这个现代资本主义一个特有的问题。“商品结构的本质已被多次强调指出过。它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

  从对商品结构的分析中,他得到物化的第一个事实:“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4l(即人的活动与人本身相对立起来,成为商品。通过工具理性和数的量化,将经济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破碎化、机械化。“人无论在客观上还是在他对劳动过程的态度上都不表现为是这一个过程的真正的主人,而是作为机械化的一部分被结合到某一机械系统里去。””这与马克思《手稿》里劳动活动与人本身相异化具有一致性,也是对发达工业化时代的工具理性精神的批判。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产生出整个社会的统一的意识结构。这也导致第二个事实:“商品关系变为一种具有‘幽灵般的对象性’的物,这不会停止在满足需要的各种对象向商品的转化上。它在人的整个意识上留下它的印记。”“㈣即人的意识的物化。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越是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分工越是细致,必将导致一切越来越形式化,标准化。人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气质、表达能力等等心理特征与人格相分离。这样,资本主义的道德颓废,人性的扭曲便找到了社会根源。

  物化的第三个事实就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的物化。商品交换的普遍化,使物消灭了原有的、真正的物性。真正的物性被合理化计算的商品特性所取代,这造成了人与物的关系的物化存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最终也就通过货币这种“物”表现出来。

[1][2]下一页

上一篇:浅谈美的规律与当代时尚文化批判——对马克思 下一篇:没有了